? 墨鏡王真的有那么恐怖嗎?
? 梁朝偉、張國榮等被列入“墨鏡王受害者聯盟”,因為王家衛導演要求特別高,經常得重拍幾十遍,更扎心的是有時拍完反饋:第一條最好。
? 戛納影帝梁朝偉被他罵哭,自我懷疑“真的演得那么差嗎?”張國榮說跟王家衛八字不合。
? 但胡歌出演電視劇《繁花》后,在研討會上講述了王導的執導細節,讓我認識了王導另一面。
? 胡歌很感激王導幫助他和角色融為一體,讓他離劇中人物那么近,同時離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那么近。
? 他倆大部分時間談的不是劇本角色,而是演員胡歌自己,包括成長、家庭、學校、情感經歷。
? 《繁花》中,胡歌印象最深刻的一場戲是在南京路,他飾演的阿寶和小汪在奔跑。跑著跑著小汪的包包掉地上了,她停下來撿。跑在前面的胡歌駐足回望。
? 王導跟胡歌說:這時候你看到的夕陽下的小汪,可能并不是小汪,也不是初戀雪芝。你看到的是回不去的那段記憶。我不限制你。你想到什么,就看到什么。
? 工作人員繼續布光,胡歌站在原地。他看著看著,仿佛回到了自己的童年,看到了自己的媽媽牽著一個小男孩的兩個人的背影。那一剎那他被觸動了,眼淚就繃不住了。
? 拍完后,王導走過去,拍拍胡歌的肩,笑了一笑,說:“我知道你看到什么了”。
? 因為王導聽胡歌講過很多跟媽媽的過往,還聽過他說,媽媽去世后,他第一次夢到媽媽,就是媽媽牽著小時候的他,在走街串巷。
? 王導用胡歌現實中最深的那個痛,在那個當下,去替換了劇中阿寶無法言喻的痛。他把胡歌說的都記在心里,在合適的地方,不經意地一點點釋放。
? 那一刻王導送給胡歌八個字:似曾相識,熱淚盈眶。這也是王導希望帶給觀眾的感受。
? 另外,王導不僅聽胡歌講,還跟胡歌說自己的親身經歷和故事。
? 我相信這是王家衛導演厲害的地方之一,對演員真、讓演員真、對觀眾真。
? 我聯想到領導和下屬的相處。很多領導高高在上,目中無下屬,心里冷冰冰。只會機械化地要求下屬做事,做完領導還不滿意。于是一味指責,從不表達清楚自己的要求、更不會因勢利導,結合對下屬的了解、給出恰當的指導。
? 同級之間、平等的合作,也是一樣。其實我覺得處在不同位置的人,相處也應該互相尊重,因為雖然職分不同,但人格平等。所以不管上下級還是平級,共事的時候,如果每個人都只顧自己,在一起并不是一個團隊,而是一盤散沙,貌合神離。做事效果估計也不怎么樣。
? 我自己也比較在乎共事時互相尊重、了解。2023年最后一個季度我拒絕了3個項目。
? 第一次是我表達了見解,但從事后進展和后續回應看,對方沒聽進去。
? 第二次我表達了自己,對方似乎更了解我了。可是我想進一步了解對方,對方卻表示以后有機會慢慢說,只想直接開始做事。
? 第三次,對方沒問我的想法,直接單方面開啟。我拒絕了。
? 這兩周我參與了另一項事情,因為了解認可負責人。針對要處理的事,我表達想法后,他也開放聆聽、溝通。我也感受到他對我的關心。
? 我覺得現在人與人之間相對冷漠,即使一起做事,也不一定有意愿互相了解家庭、愛好、個人近況等。看似公私分明,但我還是更偏向王導的作風。
? 相信走進共事的人內心,會一起把事情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