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英語7個月的總結和感受

從去年11月份開始,我在精于英語學習的時間已經有7個月之久了。回頭看的時候總覺得時間過得很快,如果不留下些什么,就好像做的都是無用功。所以,借此機會,做一個總結吧,也希望在剩下的不到5個月學習時間里,能有更高的效率。

一、基礎最重要

也正像之前我的外教說過的,不要試圖去用很不常見的詞匯,用最簡單的單詞,去表達最準確的信息,才是學習語言之道。而最簡單的東西,往往最容易被我們忽略。我們好像總是很著急,看到別人的進步,心里就會慌張,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還有很多。有些人就會慌不擇路,讓自己瘋狂接收新知識,企圖在最短時間內趕上別人。

可這正是誤解所在。別人的學習方法并不一定適合我們,我們能覺察到自己的不足是好的開始,而接下來的關鍵是,我們要以自身水平為出發點,而不是盲目追趕,丟了西瓜揀芝麻。所以,永遠不要因為一個詞簡單就忽略它,不要因為一個句子很基礎就不仔細記住。有時候,生活中最常用的那些對話,我們也往往說不上來呢。

二、設立目標

當你決定做一件事情,尤其是過程比較漫長的時候,設立一個目標是十分重要的。我學英語為期一年,剛開始學的時候,是奔著雅思去的,是想通過學習能拿到一個好的分數。然而我報的并不是專業的雅思班,而是基礎班。我是個不太會學習的人,沒什么好的方法。前半年幾乎是在漫無目的中度過的。努力程度不低,效果卻微乎其微。

直到最近,我才意識到,再這樣下去,完成一年的學習,我能收獲什么呢。如果平時在學習過程中多做幾套雅思題,是不是可以試著考一下,測試下自己的學習成果,也好有份未來發展的保障呢。于是我決定,在我完成學習之前,一定要考一次雅思。至于目標分數嘛,6.5以上吧。

三、不做聽眾,參與其中

每天,學校都有很多的學習項目供我們參與,AC課,goup talk,外教全天候開放辦公。我是一個比較內向的人,不太善于和別人交流,和外教說話更是膽怯。上課時候老師不叫到我,也從不會主動回答。然而當我的學習進程過半的時候,我發現我的聽力水平還是很差,美劇沒字幕情況下還是會聽不懂。

我把這個問題和一位外教講,他說,聽不懂就要多練習啊,弱的地方,只要不斷地去練習,就會越來越強壯。珍惜每一次和外教對話的機會,珍惜每一次在課上當眾演講的機會。

不懂的地方,只有不斷地去嘗試,找到漏洞,再努力補足漏洞,就會成為你的強項啦。所以,不要試圖去躲避,隱藏自己,要把自己放在最顯眼的位置,讓別人也來幫你找出錯誤,這樣的進步,才是最大的。

四、沒效果,也別放棄

就像馬云說的,成功其實并不難,他往往就在大后天,可大多數人都死在了后天晚上。之前我也有這樣的困惑,學英語大半年,卻沒有明顯感覺到自己的進步,很沮喪很萎靡。難受了幾天,給朋友打電話尋求安慰。朋友卻半開玩笑地說:如果你用半年時間就能把英語學好,那英語專業的學生不都被氣死了。哈哈,一句話就解除了我的困惑。

也記得之前看過一位資深英語老師寫的文章。他說,可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你覺得背單詞沒用,老外的話你聽不懂,但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有一天你會突然發現,你能讀懂文章的大概內容,老外講話你也能聽懂他的意思了。可能這就是所謂的守得云開見月明吧。

這個過程一定會很漫長很無聊,但我們絕對不可以停下前進的腳步。可以找中教交流學習方法,從中教那得到些學習經驗,再請他幫忙指明方向,總之,別放棄,就對了。

五、及時總結歸納

學習之初,我總是急于求成。每天的課都盡量上滿,不落下任何一節。上課記筆記,拍下老師的每一幀PPT,輸入的知識量是足夠了。可過程到這往往就沒有下文了,我有學,卻忽略了習。新的知識如果不在一定的時間內總結記憶下來的話,很快就會被忘記,而我自己所謂的學,都只不過是本子上凌亂的筆記和手機里一張張的照片而已。

所以我現在正在做的,就是把這些東西總結歸納起來,再統統移到腦子里,這才完成了一個學習的過程,讓知識成為我的財產。無論是一個知識點,一句話,或一篇文章讓我覺得有用處,最好的方法就是記到腦子里,再在日后勤加運用練習,完成知識的轉化。

學英語7個月,內心從焦急到淡定備考,也經歷了一次次與自己的心理戰,我仿佛看到自己拿到雅思7分的樣子。加油,向前,美好的未來就在不遠處。只要努力,成功就是我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