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重陽,歲歲重陽,尊老敬老,登高望遠。
今年重陽節和以往有點不同 ,我不但有公公婆婆了,而且婆婆的生日正好趕在重陽節,我在《禮物》里寫過挑選禮物的掙扎心理,主要是圍繞生日做文章,并未把重陽節當做重頭戲。
我的公公婆婆雖然說不上年富力強,但五十多歲的人并不顯老。特別是婆婆,在我和先生的婚禮上得體的著裝和精致的妝容,愈發彰顯她的氣質,征服了在場的大多數人,同事說都蓋過了我這個新娘子的風頭。我想這大概得益于書法和詩詞的滋養(公公搞書法,婆婆背詩詞),得益于他們夫妻善良平和的心態,和諧美滿的婚姻,以及對生活的熱愛,才能豁達樂觀,永葆青春。在我看來,他們離過重陽節還遠著呢。
過不過節不重要,尊老敬老總沒錯。在我心里,公公婆婆雖然不是生養我的父母,可對于一直缺少父愛母愛的我來說,他們就是我的父母。先生不在家,我有孕在身,與二老生活在一起,基本都是他們照顧我的起居,這讓我有些羞赧。因而婆婆生日,無論如何我也得表示表示。
重陽節前,我抽了一個下午的時間給婆婆挑選禮物,最后挑了個錢包,總算松了一口氣,繼而想著包裝一下會更好。雖說天天在一個屋檐下生活,可有些事還是需要點儀式感,驚喜誰不喜歡呢?我手笨,以前送別人禮物,若需要包裝總是讓人家包,我實在嫌棄自己萬年不變的“五花大綁”。這次我照例求助店家,無奈店家的包裝“簡單粗暴”,沒有專門包裝的紙張,而且生意實在太好,無暇顧及我。好吧,我去買包裝紙自己親自動手。
橫著,豎著,斜著,比比劃劃好一會兒。卷,折,折,卷,如此循環往復。折騰了個把小時,終于包嚴實了,卻感覺一點也不秀氣。用透明膠粘嚴實再看,有朵花或許會好一些,能分清盒子的正反面,于是折了一朵不像花的花粘上。嗯,是不是應該寫點啥呢?像鮮花里的卡片一樣。于是又找來便簽,寫了好幾遍終于貼上去了,字雖寫的不咋地,祝福卻一點也不摻假。怎么送呢?面對面遞過去?我還有點害羞呢。靈機一動想了一個辦法:半夜我總是去衛生間,何不趁去衛生間的時候把禮物放在桌子上呢,這樣婆婆起床后就能看見了,既能早一點讓她開心,又避免看她激動的哭鼻子(先生說婆婆特容易激動)。嗯,就這么辦。又看了看手里的禮物,還是覺得包裝丑,尋思著第二天,也就是重陽節的前一天,找人重新包裝一下(因為怕出意外,特意留了一天的機動時間)。
第二天有第二天的事情,早上收拾好給未出生的小寶寶辦手續的材料就匆匆出門了,禮物包裝的事暫時擱置了。下班回來再看,其實也沒那么丑嘛,安慰自己有肉不在褶上,也便沒再出門央人重新包裝。晚上臨睡前,我特意從衣柜里取出禮物放在隨手位置,待一覺睡醒便按計劃執行,悄悄擱在桌上顯眼處,心里嘣嘣跳個不停,有點擔心婆婆不喜歡,也有點興奮。
重陽節早上起來,婆婆先跟我說了謝謝,然后一起吃飯。早飯后我在房間里聽《我們仨》,微信有消息提示,先生在群里給婆婆唱生日快樂歌,不一會兒看到婆婆拍了禮物的照片和視頻給先生看,感覺婆婆的心情不錯。恰好婆家大姑姑家里過會,公公婆婆帶我一起去了,落座后,婆婆有事要看手機,她從大包里取出錢包,又從錢包里取出手機,被我看到了,我有點小開心。
記得挑禮物那天,和一個店家老板聊,她問我送給親媽還是婆媽,并現身說法二者的區別,結論是婆媽不好伺候,說的話深不可測,嘴里說著喜歡,送給她的禮物不穿不戴不拿不用,實則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不喜歡。我聽后唏噓不已,天吶,里面的道道兒可真多!我認為,無論送給誰禮物,只要送出去了,人家就有權處置,干嘛想那么多呢?雖然我并沒有在那家店購買任何東西,卻也忍不住犯嘀咕,真的是那樣嗎?如果按那個老板的結論,婆婆用上錢包了,是不是表示她真的喜歡呢?我不得而知。但愿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