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很多人喜歡寵物?我認為是因為寵物們聽話、受控制、不反抗、順應主人的心,所以寵物會博得人們的喜愛。那我想問,你想擁有寵物般的人生嗎?我的答案是不想。
在我們生活的大環境下,有很多父母是寵物式教育,安排孩子的一切事物,如上什么學校、學什么的特長、買什么衣服、做什么工作、什么時候結婚、該找什么樣的對象……這一系列全部要在他們掌控之下,你若不順從反抗,就說你不聽話,翅膀長硬了,然后使出各種大招讓你順從。你若順,將面臨以后繼續順從。試想當你慢慢老去,有一天安排你人生的人不在了,你都不知如何安排生活,你希望自己如此嗎?若逆,我們又該如何去做呢?
昨天和師傅他們聊天,師傅他們給我的定義是:“我是一個好人。”這個好人不是褒義詞,我身上擁有太多的枷鎖禁錮自己,我從來不愿意傷害別人,所以常常做好人委屈自己來滿足別人,就如同寵物的人生。在很多時候,我也嘗試反抗,但一旦發現會傷害別人,讓別人不開心,我就會心軟順從。我細細反思,其實每次順從家人后不但不會被理解,反而會遇到更多的枷鎖,使自己完全喪失自主能力。記得我才來重慶時,每次買東西我都不知道如何選擇,因為我曾經常常順應家人買東西,所以我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現在想想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啊!
我很慶幸自己骨子里擁有倔強,第一次叛逆就是來重慶,雖然那時很困難,可是我挺過來后,發現自己成長很多。現在我慶幸遇到師傅,與茶結緣,使叛逆的我慢慢尋找到了落地的支點。我們的叛逆不是隨便亂來,隨便傷害別人,師傅說:“解除枷鎖的最佳方法是讓自己獨立強大。”其實每個親朋好友的出發點都是為我們好,只是有些好我們受不起,當我們足夠獨立強大時,使得他們安心時,你就有發言權了,說話就有分量了。
最近看張德芬著的《親密關系》,發現一個緩解雙方沖突的方法------順應自己內心的感覺,不抵抗,不固化自己。例如:相親,是我很不喜歡的事情,但為了不讓家人傷心,我每次都會去,為了擺脫這種束縛,我會找各種理由推脫逃避相親對象,最后大家總結:“我這個人很挑剔。”其實不是如此,這只是我抵抗的一種方式。而現在,我會將內心真實感受告訴家人,他們理解我,尊重我,大家就和氣讓這件事過去。若他們不理解,不尊重也沒關系,我不傷害他們,堅持自己就好,你要記住無論怎樣父母都不會做出過激的行為難為我們,父母都是愛我們的,因為他們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我們幸福。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抵抗,接納自己,順應內心,抵達幸福的彼岸。
杜絕寵物般的人生,從現在開始我不想做好人,我想做真實的自己,開心就笑,傷心就哭,一切順從自己的內心,跟著感覺奔跑,我相信我會獨立強大來,成為一名自信優雅的女子。
在此真心感謝我的師傅和我的茶友們,謝謝你們幫我找尋我自己;謝謝你們幫我排憂解難;謝謝你們讓擁有家的感覺......謝謝。我一定好好努力,爭取早點從92方磚轉化成有內涵的金萱烏龍。奔跑吧!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