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這個詞,
透著幾許滄桑,
必然有所失,
方才曉得去珍惜。
01
昨晚,后臺收到了一條這樣的消息:我覺得越來越不喜歡對方的壞習慣。
我想,沒有人會真正喜歡另外一個人的“壞習慣”吧,很多時候只是這個“壞習慣”是否真的觸及到我們的底線,是否讓我們無法忍受,以至于會影響到夫妻關系。而對于一些無關痛癢的“壞習慣”,我們能做到的,也只是接受。
但這句話讓我想起了一個個案,那是我老師接的一對夫妻的婚姻咨詢。
這對夫妻30來歲,剛來的時候,都是滿臉怒火,彼此對視的眼神都像是恨不得殺了對方。
老師看她們氣勢洶洶的樣子,就先讓他們各自坐下,喝了一杯水,休息平靜一會兒以后才問,你們今天來的目的是什么?是想離婚,還是想維護婚姻?
我本以為這倆人是要來離婚的,事實正好相反,他們異口同聲,斬釘截鐵的說,維護婚姻。
這時候,老師的臉上漏出了那親和的笑容。之后老師跟他們談了一段時間,大概了解情況以后,便把他們分開,各自在一個房間,給出紙和筆,彼此都寫下讓對方最無法接受的,會影響到夫妻關系的缺點。
沒過多久,雙方便都交出了答案。開始的時候,他們雙方都寫了很多。在老師的參與溝通下,他們最后發現,大多都不是致命點,逐一的劃去后,最后一條都沒有剩下。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針對彼此認為的對方的缺點,進行深入的討論,對于如何改善后雙方都能接受等問題,最終達成了一致意見。
他們總共就來了2次,最后一次離開的時候,是面帶著笑意,牽著手離開的。
02
其實,如同文章開頭的這位網友的這種經歷,我們幾乎都有過吧。
在熱戀的時候,我們認為自己終于找到了那個對的人,我們的眼中都是彼此的優點,整個世界都被各種美好所充斥著。
然而,無論什么樣的親密關系,熱戀期過后,難免就開始出現心理落差,各種矛盾、不可調和的部分都會逐漸凸現出來。逐漸的,我們的眼中,看到的更多的是對方的缺點,甚至是放大那些缺點,從而忽視對方的優點。
那么,為什么有的戀人曾經如膠如漆會形同路人?為什么有的人開始磕磕碰碰最后有白頭偕老?
帶著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任何親密關系都逃脫不了的3個時期:
蜜月期:蜜月期是一個很短暫的時刻,但是特別甜蜜,因為你感覺到啊,終于找到他了!——他也許是你內心愿望的投射,但這未必是真的。很多人愛上一個人不是因為基于真正了解基礎上的愛,而是因為他在某個時刻恰好滿足了我們內心某個期待。然后Ta會給另一半添加各種光環,讓自己確定自己這一次做對了選擇。
斗爭期:蜜月過后兩個人都會暴露出一些缺點,在這個階段,你會發現你的伴侶似乎是另一個人,我們原本喜愛伴侶的一切,現在似乎變成了讓我們最厭煩的一個人。
穩定期:如果爭吵期不能通過有效溝通解決問題,那么你們的情感將進入死亡。而如果順利的度過了這個斗爭階段,你們的關系將會進入平穩發展的階段。到了這個階段,你了解你的伴侶,你信任你的伴侶,然后你們互相清楚你們在家庭里的長處和短處,互相幫襯,這才是伙伴期的親密關系。這種親密關系可以很長很長,不會像蜜月那樣一如閃電照亮天空,它平淡而悠長,也一樣有滋有味。
以上,我們不難看出,是否能夠安全度過“斗爭期”,會影響到一段關系是會走向破裂,還是能夠穩定地發展下去。
03
從文章開始,老師接手的個案中,我們可以看出,解決他們夫妻矛盾的關鍵點在于協調雙方之間,對方讓自己完全無法忍受的,會影響到夫妻關系的,致命的缺點。
每個成人,都有自己的三觀,會根據自己的價值取向,自己為人處世的方式,去思考什么是自己在一段關系中絕對不能忍受的東西。
每一段感情得來都不易,我們應該要盡量去珍惜。所以,我們需要更多的去思考,什么是我們完全不能忍受的,什么是我們不喜歡但可以接受的。
對于完全不能忍受的,在“斗爭期”中,對方一旦暴露出來,我們便必須盡快選擇終止關系。
對于不喜歡但可以接受的,我們也需要學會去包容,通過一些協議、約定等,做出一定的妥協,從而讓這段關系穩定下來。
穩定的關系并不是一沉不變的,它是一種動態的平衡。雙方之間還會有矛盾,還會有干擾,當然,也會不斷妥協,不斷的進行談判,從而更深的了解彼此,接受彼此。
在相愛的路上,我們堅信,在面對問題時,我們要彼此有信心,能夠一起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才是我們真正的安全和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