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與上帝

康德

康德是個虔誠的基督徒,也是基督教的擁護者。西方的理性思想到了康德這兒,才真正的成熟和完善。

理性是至善的,因此康德提出的道德律是“理性是目的”,行為的客觀規律就是理性對行為的要求。但是理性真正的內涵是什么?為什么順乎理性的行為就是善的?康德沒說,這個對他估計就是一個先驗的知識。

康德承認經驗的知識,也承認理性的知識。理性的知識可以從經驗的知識中發現。發現而不是總結或者抽象。理性的知識先于任何經驗就已經存在,并且超出經驗的范疇。人具有理性,因此可以發現理性的知識。這是人有別于動物的根本。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就是從眾多的知識中區分出理性的部分和經驗的部分,最后確定純粹理性的知識。

理性不是我們通俗所認為的和感性的對立,指人對理智的運用的能力。這個定義是經驗的描述,理性是超乎經驗的,兩者存在根本上的不相容。

沒有宗教經驗的中國人,很難體會某種至高的超乎我們的經驗和一切認識的存在。上帝的實在性對于西方的哲學家乃至西方人來說比眼前的水杯還要顯然。我們常聽到西方的哲學家如何否定上帝,那是被過濾之后的認知。對大部分中國人說,眼前的水杯不存在。他們根本連反駁的想法都沒有。眼前的水杯不存在,你腦子有病吧。但是對它們說上帝不存在,估計就覺得這是誰都知道的事實。

西方人的上帝是逐漸被科學搶去了一部分力量,但也絕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么無力。就像孔子被拉下了神壇,但是他的力量仍然不可小覷。

對于西方人而言,尤其是在叔本華尼采等人之前的西方人而言。說上帝不存在,他們連反駁的想法都沒有。且不說這是對宗教的大不敬,這也是他們無法想象的。說眼前的杯子不存在,他們開始可能還執著與感官知覺。細想之后,很快就會理解,上帝的實在性說明了精神存在的實在性遠高于感官知覺的實在性。即使他們理解不了,說杯子不是真實存在也要比說杯子存在顯得更有文化。

理性就是這樣一種存在,它雖是精神的存在,卻有著遠高于感官經驗的實在性和真實性。科學建立在理性的基礎上,因此科學本身就是精神的存在。我們通過科學的實驗發現的科學規律,實際是精神的先驗的存在。不是因為小車的如此跑動,牛頓運動定律才正確。牛頓運動定律的正確性來自它自身,小車的跑動是這個規律的體現。你說,牛頓定律正確是因為所有的實驗都遵守這個定律。那么康德要說了,你真的做了所有的實驗?“普遍性”和“必然性”是先驗知識的兩大特征。

所以,理性的本質是和上帝類似的存在。

理性認知的結構和上帝的認知是一致的。兩者的認知都不是來自感官的經驗,都不是來自客觀的實踐。有人說人有理性,因為人有運用理智的能力。人運用理智能力獲得科學的規律,在邏輯上似乎沒什么問題。運用理智獲得,意思是科學規律是從實驗中總結而得。但是,按照康德對先驗知識的定義,大部分的“普遍的”“必然的”科學規律是來自理性的,不是實驗的所得。不是理性運用理智獲得科學規律,是人通過理性在人身上的存在發現科學規律。

理性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種存在。否則康德就不會說合乎理性的行為就是善的行為。理性存在的性質和上帝存在的性質并無不同。

理性是人人都有但又每個人都一樣的存在。就好像理性在每個人身上都有一分拷貝或者說理性是一個整體的存在同時又分在每個人的身上。因此,出自理性的行為才會是所有人都愿意為之的行為,出自理性的行為準則才會是行為的普遍律。康德定義善就是人人原意為之的行為或者按著普遍律的行為,因此理性就是最高的善,是至善的存在。人也因為理性在自己身上的存在得以成為人,那么人或者說真正的人存在的根本原因是人身上的理性。因此,只有理性的人才能做為所有行為的客觀目的。

上帝是至善的存在。上帝按照自己的樣式造人,并將自己的氣息吹到人的身上,使得人有了上帝的樣式,圣靈在每一個人的身上。這和理性在每個人的身上的存在是同一種認知結構。

理性與上帝的不同在于上帝是基督教信仰中的神,需要一整套的儀式來敬拜他。除此之外,上帝的誡命和理性對行為的要求兩者是一致。翻開康德的倫理著作,就可以看到上帝的訓誡一定是符合理性的要求的。上帝的至善屬性和理性的至善屬性是一致的。

理性其實就是去掉宗教意義的上帝。

自由意志是行為產生的原因。如果人沒有自由意志,所有的行為都出自理性,那么世界就沒有惡了。因此自由意志是惡的來源。這個論證的模式,與基督教信仰的論證模式并無區別。人因為自由意志違背了上帝的意志,行為不能出自人的屬靈的部分。“屬靈的”意思是基督教認為圣靈在每一個人身上,我們要按著圣靈的指示行為。

道德的價值不在于行為的結果而在于行為的原因。你們得拯救不是因你們的行為,乃是因你們的信。康德論證的道德的價值,其實就是“因信稱義”的另一種敘述。只是把信的對象由上帝改成理性。

“先驗的”和“超驗的”的認識最初出現的就是對上帝的認識。上帝無法憑借感官知覺認識到,卻可以從萬事萬物存在以及存在的原因、目的和形式中發現上帝的存在。將這種無法憑借感官知覺認識的屬性擴展到知識的范疇下,就是“先驗的”,“超驗的”知識,也就是康德的純粹理性。

也只有理性和上帝達成這種認知上的一致,理性才能被教會和基督教背景下的群眾所廣為接受和認識。認識這樣的理性,并沒有多少新的認知,只需要把原來對上帝的認識中無關宗教的那一部分用“理性”這個詞總結出來。

理性的產生是因為科學的發展,使得人的意識漸漸地覺醒,使人意識到了自己并不需要依靠上帝就可以在世界生存下去。就好像,中國人不在奉孔子為圣人,但是孔子的意志仍然左右著中國人的行為和思想。上帝權威的下降,并不能導致上帝的意志對人的影響力的下降。理性就是上帝權威下降后對上帝宗教屬性的否定之后,剩下的東西。

理性就是上帝的意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