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昭示著這座古都的繁華面貌。西安古稱長安,十六朝古都,著名古絲綢之路的起點,是最具包容的城市,涌現出一批批文人墨客在此大放異彩,轟動古今中外。清明的細雨,讓這座具有中國最鼎勝記憶的歷史古都沐浴著太平,喧嘩中伴有祥和的寧靜氣氛。它的經濟、文化、藝術、城市規劃、建筑、宗教,留給后人物質及精神文化最寶貴的財富。它,沒有上海的繁華,卻比它安詳,沒有北京的地位,卻比它悠久。
也許當年正因有禮賢下士而又開明聰慧的掌權者能夠做到尊重和包容那些形形色色的能人異士 ,才將這座城市和這個國度推上了世界的中心。千年歷史的歲月,斑駁了秦磚漢瓦,只留下敦厚不語的古城墻,緊環著當年那場盛世留下的車水馬龍守護著城里的后人。進入這座高聳的城墻內,削弱了城外的商業感,眼前每一座現代建筑必有古典氣息所渲染,就連路燈都是以宮燈造型懸掛在道路兩旁。從南至北,由東到西,所有的建筑和環境規劃竟都古今相印,融洽而又和諧。走在西安的大街上,會發現很多影視劇中漢代宮殿的名字。比如,長樂街和未央街,而每一條街道的名字背后,都有它悠久而古老的歷史,見證這座古城的發展與輝煌。這些四通八達的道路最后都通向西安地標性建筑——鐘樓。它威嚴矗立在西安市中心,不遠處是鼓樓,兩座明代建筑遙相呼應,沉穩中透露出和藹。
鼓樓后面是傳統的回民小吃街,長長的街道并不寬,路兩旁一色仿明清建筑,游客們摩肩接踵,小販叫賣聲絡繹不絕,這應該是西安最熱鬧的街道了,烤羊蹄滋滋冒著油,香氣騰起勾起食客的駐足,濃湯膻肉的羊肉泡饃是西安小吃永恒經典,海大的碗裝著寬寬的褲帶面上面均勻撒著辣椒粉,給南方旅客們帶來不小的驚嘆,烤羊肉串攤前排起了長隊,爽口的石榴汁記憶猶新,香甜滑糯的桂花糕唇齒留香,勁道的涼皮挑逗著食客的味蕾。。。腳下鋪路青石板被細雨滋潤的烏黑亮麗,眼中盡是美食美物,這繁華而冗長的小巷沒有現代酒吧的喧鬧與招搖,四周樸素的叫賣聲更顯親民。閑暇坐在一家文藝茶室,看著樓下街道中撐著雨傘穿梭過往的行人,感受著天南地北的游客興奮的心情。來西安要的就是在這個味!
“秦王掃六合,虎賁何雄哉?”既然是古都,陵墓必不可少,而秦俑是世界考古史上最偉大的發現之一,沉睡兩千年,一醒驚天下。每一尊俑的發髻、面部表情、服飾、站姿各不相同,他們披堅執銳,軍容嚴整,氣勢雄偉,勢不可擋。秦俑展現的是古代軍事陣容,它既沒有選擇兩方交戰、將士廝殺的戰爭場面,也沒有選擇將士修整屯兵防守的場面。而是捕捉了將士披甲,直兵列陣地,嚴陣以待的臨陣場面。盡管這是個井然有序的靜態軍陣營,但通過藝術家在陶俑的雕塑上匠心獨運,達到“偶動與靜之中,靜極則生動,愈靜則愈動”。使靜態的軍陣讓人感到巨大威懾力的深淺莫測。如此恢宏的陣列,宏偉的構造,空前絕后,剎那間,頓感歷史距離消失……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來到西安不能不提大雁塔,站在廣場仰望雁塔,整個建筑氣魄宏大,造型簡潔穩重,格調莊嚴古樸。我母親是一名中學歷史老師,她這次來瞻仰這座教科書上出現的寶塔,經她介紹這里曾是玄奘為藏經而修建,后作為唐代科考后狀元進士發榜處,所以有“雁塔題名”的著稱。當指尖觸碰到的屹立千年的唐磚,見到供奉的唐玄奘舍利子,耳里盡是鐘鼓誦經聲,唐朝極盛時期歷史感撲面而來。盤登塔內木梯而上,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站在雁塔頂層憑欄遠眺,在塔內可將古城四方四景盡收眼底,驗證了盧照鄰所著《長安古意》中所描述“長安大道連狹斜,青牛白馬七香車”的景象。
“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因一段愛恨癡纏,一場兵荒馬亂結束了這大唐盛世。游走在這座貴胄的芙蓉園內,九曲回廊,和柳依依,水天一色,處處歌舞升平,更勝千年前。誰也不曾想過壁畫上的舞女有朝一日躍下墻壁,重新踩著霓裳羽衣舞步搖曳著婀娜的身姿。李隆基與楊玉環對藝術造詣在此展現的淋漓盡致,為后人留下不少非物質文化遺產。然而這場愛情動蕩了山河,心事盛極而衰,也是大自然的法則,馬嵬坡前的貴妃也逃不掉這命運。芙蓉園以它獨特的魅力和無可比擬的歷史地位,不僅見證了李楊的悲情愛情,又成為華夏子孫尋根追夢的精神家園。
細雨蒙蒙,依舊籠罩這座祥和的古都,轉身卻已千年,它不再在我的夢里晃悠。如今的西安日新月異,迅猛發展,仍然是國際化的城市,包容著這個社會的發展,不到西安,不知華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