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工智能非常火,也有人問我怎么看。我的答案是:機器智能至少在短時間內還看不到超越人類的希望,更不用說“統治”人類了。
有人就反駁我說:你看李世乭這樣百年難得一見的圍棋天才,在電腦面前都不堪一擊,更不要說其他人了,更重要的是我們培養一個李世乭需要幾十年,從上億人口中去挑選,去培養,可電腦呢?一天之內復制個成百上千套AlphaGo毫無問題啊,這么厲害又能大量復制的東西,人類用什么對抗他們呢?
這么說也對,也不對。
說對,是因為這種說法基本闡述的事實:確實AlphaGo很厲害,確實AlphaGo能通過技術手段大量復制,這些都對。
但我說這句話不對,因為問題還就出在AlphaGo這個可大量復制上。可大量復制的東西就會導致一個很嚴重的后果,那就是它必然缺乏多樣性,而一個單一性的、整齊劃一的東西或者物種,是沒有可能發展出高度文明的。
舉個例子:這個世界上厲害而且能大量復制的東西是前所未見的嘛?并不是啊!這樣的東西還有很多,比如癌細胞——這個可怕的東西據說是希波克拉底在公元前400年左右發現的(有一說只是“癌癥”這個詞是他發明的),這么2000多年過去了,人類卻還是沒找到有效的治療辦法,你說它厲不厲害?而癌細胞憑什么這么厲害?就是它可大量復制啊。
但是有人擔心過癌細胞會統治世界嗎?
如果你要是仔細觀察就知道,在自然界,越是智能高的種族越是強調保持多樣性的重要,而越是減少多樣性的種族,則會越來越蠢。我們都知道混血兒有更大幾率長得漂亮、頭腦也會更聰明。而越是血統純正的藏獒,其智商也就越低,因為它智商低到只能認一個主人,所以才被當做看家護院的一把好手。
反過來說,人類為什么能造就今天的地球文明?就因為每個個體都是獨特的,不可復制的。這種獨特不但體現在我們的DNA上,更體現在你成長的過程、思
辨的過程、你的經歷、你的社交圈子等等等等,這一切的一切,對于這個地球上六十億相同物種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我們有大量的多樣性可供選擇,這才造
就了今天地球文明的多彩。
多樣性越豐富的種群,其潛力也就越大,如果你認同這個觀點,那么在回過頭來看AlphaGo就能發現,這其實和一個計算器并無什么區別,只不過也是人類用來解決一個涉及大量運算的機器罷了,在多樣性上的缺失,已經注定了它“工具”的基本屬性,是翻不了天的。
可憐我們有的人,不但在哀嘆AlphaGo的強大,而且還希望抹殺掉大眾的多樣性,我們身邊有些人還希望這個社會能像機器一樣統一,一旦有不同的思想和聲音出現,他們就紛紛奮起打壓,一定要把所有人的思想完全比照一個框框統一起來,這何其荒謬。比如兩會上那些加強管制的提案——算了,這些不提也罷。
最后送給大家一段“奧地利學派的院長”馮·米塞斯的話吧:“人類的進步大都是通過以下方式實現的:即從一小部分人偏離大多數人的思想和生活習慣開始,直到他們的行為最終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和接受,從而形成了人的觀念和生活方式的更新。如果將權力賦予多數人,讓他們規定少數人可以想什么,可以談什么,可以做什么,那么,人類的一切進步都會終止。當代人有一種唯命是從的傾向,只要某事不合心意,就指望上級頒布禁令。一個自由的人應當容忍他人想其之不想,為其之不為。”
即是注腳,也是希望。一點淺見,供各位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