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雨說:達爾文理論愈演愈烈,只不過從生理變成了思維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種深度學習,叫做人類的自我進化


深度學習是人類才有的能力,人工智能有的只是以強大的速度去做窮盡的計算。

要么進化,要么去死;進化是宇宙中最強大的力量;它是唯一永恒的事情,它驅動著所有的一切。

一個人真正的成長,就是不斷自我進化。

圖片發自簡書App

身才能變性感,思維模式也可變高級

一個人最大的障礙其實是思維。改造思維的關鍵是讓自己成為一個設計者

幾乎所有偉大的人都是設計者。他們有極強的愿力和能力改造自己。如同健身房的鍛煉,長成新的身材,人的思維也同理。?

身材能變性感,思維模式也可變高級。

生命的高級不在于你的出生和現狀,而在于你是一個只產生信息流動和接受的個體,還是成為自己的產品設計者。

“”發現,認錯,思考,內觀,總結,改進“”逐漸變成一種思維模式,長在自己的身體里,就會內化為一種本能。

假以時日,這些思維和推理,慢慢會變成一種很好的直覺。

別人夸贊你某方面感覺很好,所謂這感覺,熟能生巧而已。阿爾法狗打敗人類同理。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每個人都是一個大數據清洗中心。

天天觀察,天天琢磨,反復思考,不就形成了一種能力嗎?每個人都是一個大數據清洗中心。

如果把自己想象成一套程序,我們該怎樣去設計這套程序?我總結了四個步驟:

第一,選擇目標。

第二,看看你距離目標有什么障礙,有什么問題。

第三,內觀,你要發現這些問題與自己相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第四,去做,設計一些方法去幫自己克服這些問題。

圖片發自簡書App

裁判員最后都死了

其實跟做系統一樣。發布看bug,看bug,看AB測試。一個系統就是這么進化的。人也是這么進化的。

所有的問題都是過程。所有的裁判家最后都死了,留下的,都是維修工程師。

圖片發自簡書App

所有的問題,都是一次讓你活下去的機會,上帝給了你一面鏡子,用你看得懂的方式了解自己的弱點。

當然你也可以選擇視而不見,可是不客觀真實面對自己,何談自我進化?

不要埋怨自己的牌不好,再爛的一手牌,也有最好的打法。

我們要做的,是即使同一手牌,同樣的對手再來一次 即使還是輸,我能輸得更少。這是真正的進步。

圖片發自簡書App

沒有克服自我,超級付出的目標叫欲望

目標不是渴望。

目標是你為了這個事情,心無旁騖得去追求,

甚至放棄掉別也許大多數人認為重要的事情,包括認同,

這才是你要達成的目標。否則叫欲望。

圖片發自簡書App

自我進化的最大障礙:自我

“自我”是非常感情化的東西,它會給你建立一種心理防御機制。

因為你不喜歡犯錯誤的感覺,你的本能就是總想強行辯駁,一旦出現被質疑,就覺得被傷害了;

因為你害怕面對復雜的東西,你就總是希望把問題簡單化。

你的出發點不是為了面對現實,而是充滿了“我是對的,我我我”——這就是“自我”的障礙。

這是人的本能反應,但會成為進化的阻力,以致你看不到意識里的盲點。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有時候,我們的大腦里有很多個“自我”在來回博弈。

不同的社會角色上你所期待的目標決定了這個“自我”的意識。

你的每一個決定,都是這些“自我”投票產生的決定。

千萬別認為,我非常厲害,所有都在我的掌控之下。其實,你是被投票決定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大腦的杏仁核區負責情感,屬于潛意識。

比如一聽到不同意見聲音,我就不爽,一做決定就怕犯錯,這都是動物本能基因。

是幾十萬年進化未完成的結果,基本都是動物屬性。

當問題發生時,不能面對,找很多理由獲得心理安慰,讓自己覺得舒服。

這種生存本能,刻在了人類基因。

大腦的前額葉皮質區域負責理性。

理性是人區別于動物的一個最重要的素質。

我們的理性思考是有意識的。就是對現實的精準理解,這是取得成果的根基。

多樣化聽取意見,實踐極度開放。

圖片發自簡書App

分歧是門藝術,要懂得欣賞。

每個人都要深刻認識到也許你并不知道最好的答案。我們在尋找最好的答案,而不是我們能想到的最好的答案。

保持空杯心態,承認自己的落后。謙卑地去面對一切。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戰勝自我的盲點。

事實上,每個人看到的事物都是過去的,過時的。盲點會造成巨大的認知障礙,結果就會表現為:我們永遠停留在過去。

圖片發自簡書App

當出現否定和分歧,我們都一反應是自我辯護,常常就會出現一種情況:你根據有限的視角,和自以為被過去驗證為對的經驗先做了判斷。

但你忘記了,所有的境況構成要素不僅不同,就算相同,也在各自動態變化,這個判斷有可能是錯的。

想象一個場景:當別人向你講述一個很陌生的事物時,你沒聽過,或者與你歸去認知不一致,這時你的第一個本能就是防守。

一旦防守模式開啟,別人再說什么,你根本聽不進去。聽不進去,就會主觀情緒。

圖片發自簡書App

人性最大的弱點就是主觀情緒。

只有跳出自我限制,會主動審視自己的弱點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高手

封閉的人不喜歡被挑戰,開放的人永遠保持好奇

圖片發自簡書App

包括今年,麥忒遇到很多機遇,也遇到很多問題。我在想,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十年過來,你會發現,團隊要形成共識,挺難的。說服都說服不了。

創新和改變其實不是最難的。

難的是,跨入新的領域,新時代,面臨新人類,用新的游戲規則,大家在即使不懂,甚至與自己的認知以及某些既得利益有違背的時候,

還能選擇相互信任和理解,以及某種程度得忘掉由過去經驗組成的“自己”

圖片發自簡書App

絕大多數人做事總是把“不傷害自己的感情”放在首位,總是,擔心這個,害怕那個,特別脆弱。

如果一個人能夠克服這些弱點,明確自己是誰,自己想要什么,應該怎么做,他就會非常堅定,對生活充滿掌控感。

真正能傷害到自己的,只有瞬息萬變的宇宙中,固步自封的思維。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我還有七點分享:)

1.成功的對立面不是失敗,而是一邊渴望著突破創新和突破的快感,一邊又不愿接受和面對自我所有過去的累積被顛覆產生的心里不爽,以及由此引起的其他動物性自我保護狀態。

2.大思維框架,勝過小才華。

3,只有能真正自我否定的人才能成為真正厲害的人,一旦進入高手模式,就能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這時候,幾乎可以做任何工作。

4.這個時代,掌握一點點技能,真的不能因此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是什么奇才。因為很快你自以為是的技能將會不適用或者被系統工具智能化軟硬件取代。不再具備稀缺性甚至不再被需要,因為后者沒有邊際成本,還沒有那些突發的不可控的需要耗心郝精力去安撫的情緒。

5、 中國傳統文化是真正的宇宙大智慧。

6.怎么也不能成為平庸的、只能在“遺憾和如果”中老去的一代,甚至成為一個油膩中年婦女:)

7.人類的進化從未停止,相信進化,進化是一切。可怕的不是階級分層已經完成,而是生命基因的分層已經完成。由于你意識的懶惰而留在了底層。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