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健《單方應用日日談》單方一味氣死名醫
46. 外傷出血
(1)袁某某,男,6歲。不慎跌傷,頭部有3個口子。大的長約3厘米,小的長約2厘米,深約1厘米,一個在額上,一個在眼下,一個在頭頂。當時以消毒鹽水將傷口內的泥沙洗去,剪去頭頂上的頭發,用酒精棉搽去滿臉的血,撒上桃花散。第2天換藥時,除頭上的傷口有少許感染外,其他兩處無感染,并于第4天告愈。頭頂傷口換藥2次,于第7天基本完好。〔徐公詢.赤腳醫生雜志.1975;(1):48.〕
(2)何某某,男,5歲。玩耍時不慎被剪刀傷及右眼下部,傷口長約2厘米,深約1厘米,當時用酒精棉球將傷口消毒,撒上桃花散,用紗布包好,第4天告愈。
治療方法:將石灰500克,生大黃片150克放在砂鍋內同炒,當石灰呈桃紅色時去大黃,將石灰篩后即成桃花散。冷卻裝瓶備用。
適應癥:外傷出血(如金刀傷,跌傷,碰傷及小外傷出血等。但不包括動物咬傷)以及碰傷后已化膿的小傷口。
用消毒鹽水徹底洗凈傷口,傷口周圍用酒精棉球由內向外擦去血跡(如傷口較大,可用膠布拉攏)然后撒上桃花散,用紗布包好即可。如有條件,可在紗布上涂一層凡士林,以便換藥時易將紗布揭去。〔徐公詢.赤腳醫生雜志.1975;(1):48.〕
47. 踝關節扭傷
白某某,男,28歲,農民。1987年5月9日從拖拉機跳下,將左腳骨關節扭傷,5月10日,患者因不能行走,用車推著來就診。檢查:左踝關節腫脹嚴重,患者自覺局部有冰涼感。余正常。囑用大黃粉15克,鮮生姜核桃大1塊搗泥外敷。當晚敷藥,第2天早起大面積消腫,痛減。因外踝部仍有腫脹,囑用此藥繼續外敷,腫已全消。能下地行走。連續用藥3天,第4天即可下地干活走路,腫痛全消。
治療方法:①新鮮型損傷:時間未超過3小時者,將50克大黃粉放入1000毫升涼水中,用毛巾浸藥水冷敷患處。②軟性損傷腫痛:損傷半天以上,腫痛處用手按之發軟者,根據腫痛面積大小,取適量大黃粉加白酒(沒白酒的可用淡鹽水)調成糊狀,以手拿起為度。將要攤于患處約0.5厘米厚,上用1塊軟塑料膜蓋上(略大于貼藥面積),周圍用傷濕止痛膏封貼,以保濕潤,加強藥效。③硬性損傷腫痛:損傷時間較長,腫痛持續不退,而腫痛處發硬者。根據腫痛面積大小,取適量大黃粉用食醋調成糊狀貼于患處,具體操作方法同②。④局部冷痛型:局部有冰涼而腫痛者。取大黃粉適量,帶皮鮮生姜1塊(以能將藥粉搗成泥為度),兩藥同搗如泥,制成0.5厘米厚的藥餅,貼于最痛處,具體操作方法同②。此藥外敷局部有發熱感,此為正常反應。〔劉天祥.中醫雜志.1991;32(6):57.〕
48. 急性腰扭傷
蔣某某,女,49歲,干部。1979年11月29日就診。患者于1天前騎自行車不慎摔倒,左側腰部扭傷,活動受限,經某某醫院治療1次。當晚上床,翻身起身均感疼痛。翌日穿衣褲,鞋襪均不便,即邀余治療。檢查:患者行走腰部向左側傾斜,第2腰椎左側至腋后線處壓痛(++)。輕度腫脹痙攣,診為急性腰扭傷即用姜黃膏外敷,當日疼痛消失,活動如常。
治療方法:先將生姜切碎,絞汁于干凈容器中,然后加入適量大黃粉,調成軟膏狀,平攤于扭傷處,厚約0.5厘米 并覆蓋油紙或塑料布,以保持濕潤,再覆蓋紗布并用膠布固定。12-14小時未愈者可再敷。〔郭錫廉.中醫雜志.1984;25(7):46〕
【按語】本案以姜黃膏外敷治療急性腰扭傷,乃取大黃活血化瘀之功,加生姜汁是因其平散行氣能助大黃舒通筋絡。本法對于急性腰扭傷的治療可單獨使用,亦可作針灸推拿等治療后的輔助治療或鞏固療效用之。
49. 化膿性膀胱炎
冒某某,女,56歲。于1992年8月2日因嘔吐半個月,嘔血4天入院。患者6年前“卒中”昏迷39天,遺留右側偏癱而長期臥床。3年前無意中發現下腹部1包塊,曾診斷為“盆腔腫瘤”,因體弱未手術。自訴并無腰痛,尿頻,尿痛。平均每次排尿400毫升,病后心窩處經常不適,近半月加重,伴頻繁惡心,嘔吐,4天來反復嘔吐咖啡色胃內容物。
入院檢查:體溫38℃,心率84次/分,血壓18.4/11.2kPa (140/85mmHg)。神清,消瘦,貧血,脫水貌,心肺(-),腹軟,下腹包塊如兒頭大,導尿2000毫升后包塊消失,終未尿為膿性尿。實驗室檢查:血紅蛋白96g/L,白細胞14.6×109/L,中性0.87;尿常規:混濁,酸性。比重1.010,尿蛋白(+++),膿細胞(+++),紅細胞(+++),血尿素氮15mmol/L,肌酐238.7μmol/L,二氧化碳結合力10.06mmol/L,血沉82mm/h。胃液分析呈高酸分泌曲線。診斷:腦血管意外后遺癥,化膿性膀胱炎,腎后性尿毒癥,尿素性胃炎并上消化道出血。
入院后用氯霉素,卡那霉素及對癥治療,呋喃西林膀胱潮式引流。一般情況好轉,但膿尿持續存在。入院1周尿培養報告為綠膿桿菌,對常用藥物不敏感。遂于2月15日加大黃煎劑(每次生大黃30克加水煎成3000毫升,小層紗布過濾,灌入瓶中,蒸20分鐘)潮式引流,沖洗膀胱(有時予以抽吸),每天2次。1周后停用抗菌素,2周后尿液逐漸澄清。腎功能,血象,血沉逐步恢復正常。于1983年3月28日出院。出院時尿培養無細菌生長,尿常規仍有輕度變化。〔王世農.中西醫結合雜志.1983;(6):339.〕
50. 慢性前列腺炎
黃某某,43歲。患慢性前列腺炎3年,曾用呋喃旦啶,復方新諾明,氟哌酸等藥物連續交替使用治療近半年,腰骶及睪丸疼痛未見改觀,并伴發排尿痛及排尿延遲,排尿終末尿道口有少量白濁滴出,患者極為緊張,早泄,陽痿,遺精,失眠等癥也相繼出現。。1988年6月5日經人介紹來我科診治。查體:一般情況可,除腰骶部有明顯叩擊痛外,其他無異常。實驗室檢查:尿常規示尿蛋白(±);高倍視野下所見紅細胞1-3,白細胞8-12,有集團。作直腸指診檢查:前列腺略大,質地較硬,表面不甚規則,稍有壓痛。按摩后取少許前列腺液鏡檢:卵磷脂少量,白細胞15-20,有集團,采用下述對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療方案:日服制大黃5克煎劑。5天后,腰骶,睪丸疼痛及排尿痛,排尿延遲等癥狀明顯減輕,繼續治療1周后,睡眠恢復正常,所有癥狀完全消失,在這期間,也未再次遺精。患者口服大黃制劑,除前一兩天有腸鳴及腹瀉外,以后未見大便增多等情況。治療15天,再次進行化驗檢查,尿中除白細胞3-5個外,蛋白,紅細胞及白細胞集團均消失。前列腺觸痛消失,前列液中卵磷脂小體增多,白細胞集團消失。
治療方法:將生大黃90克放入砂鍋內加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左右,倒入瓷盆中熏洗會陰部,同時用手指在局部作順時針按摩,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鐘。自制大黃約可熏洗1-2天。熏洗完畢后取中極,會陰二穴,用姜汁調制的大黃丸外敷,局部膠布固定。體質強壯或有熱像者,用生大黃3-6克泡茶飲,年高體弱或無明顯熱像者,每天可用制大黃3-6克煎水20分鐘后飲服。以上15天為1個療程,一般1個療程可見效。〔李寶勤.中醫雜志.1992;33(2):6-7.〕
【按語】慢性前列炎多發于中老年患者,一般治療效果不甚理想。本案以大黃治愈本病,蓋以大黃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之功,以及有抗菌消炎作用,通過熏洗,穴位外敷大黃姜汁,內服大黃泡劑,內外合治而使藥力內滲,故能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