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再愛一個人,也要有尊嚴作底線。”

作者:劉淼淼呀

文章首發:公眾號 (文雪傾心)


以前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升米恩斗米仇,你背后的人性。當時的排版并不成熟,表達也略顯稚嫩,但那個時候,我已經開始思考人性這個話題。

我們都知道,人類都是環境動物。很多問題很多煩惱,其實大都來自于環境,來自于人際。

我們不能簡單地將“人性”這個詞,定義為貶義詞或是褒義詞,因為它本身是復雜的。

有人說,人性經不起考驗。如果真的還有感情,那就好好珍惜,用力去愛,不要試探。對朋友、親人愛人都是一樣。

韓國有一部電視劇,名字叫做《他人即地獄》。雖然題材是比較特殊的一個群體,但是我認為這個題目,也能從心理學上很好的說明某種事物,至少是某種現象。

所以今天我想講的并不是人性,算是它的某一部分吧。人性是人類探究的永恒話題,而愛與尊嚴的均衡,同樣也是。

ONE

愛只是一種情感,不要被沖昏頭腦

在我們身邊總是會聽到很多故事,誰因為愛情,把生活都拋棄了個干凈,每天圍繞著自己的對象繞來繞去,搭上了無數精力,花費了許多時間。甚至不惜犧牲掉了自己的精彩生活和成長機會。

最近這段時間,一部齁甜的偶像劇《冰糖燉雪梨》熱播,從十八歲到二十八歲的女孩子,都看的不亦說乎。

我看到了十幾集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挺可怕的地方。廖振羽和女主棠雪的室友夏夢歡終于走到了一起,可是他在追求的過程中以及追求到手之后,給人的感覺總是圍著夏夢歡團團轉。

夏夢歡是學獸醫的沒錯,可是廖振羽呢?好像只要拍到他倆的鏡頭,都是在夏夢歡這邊,鏡頭從沒展現過廖振羽的學習和專業。

而且!這還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廖振羽在流浪寶貝之家里變著法的不讓別人加她女朋友微信,理由是害怕女朋友被人搶走?!

也許有人說是為了節目效果,畢竟是配角,又要符合人設。可如果是在現實生活中,我覺得這樣的人挺可怕的。

即便是再愛一個人,最起碼的前提是要保持自我。別人愛你,愛的也肯定是你獨一無二的靈魂啊。如果為了去愛一個人,滿心去討好,卑微到塵埃里,可能回過頭來他也不會一如既往那樣愛你了。

我想,如果是在現實中,夏夢歡遇到廖振羽那樣的追求者,也未必就會高看。

歸根結底,所謂的愛只是一種情感,不是生命的全部,更沒必要學習偶像劇那樣,將愛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卻忽視了生活本身。

曾經瓊瑤老奶奶的小說和劇,在大受歡迎的那個時代備受吹捧,然而隨著時代發展,人們的價值觀也在一點點發生變化。

《又見一簾幽夢》里非常出圈的那句話——

“你只是斷了條腿,她失去的可是愛情??!”現在看來是無比搞笑且諷刺的。因為我們不會再被那些所謂的偶像劇和浪漫主義戲弄,我們漸漸地看透生活本身,可以活出自己。

我們終于看懂了,所謂情感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被沖昏頭腦、保持清醒理智,也是那么的重要。

TWO

再愛一個人,也別“上趕著”

在愛情里,誰是最“上趕著”的那個,誰就輸了。

在人性里,免費的、容易得到的東西,大概率都不會得到珍惜。人們都是很奇怪的動物,Ta所能深刻記住的,是自己苦苦追求卻求而不得的那些人那些事,因為得不到,所以才朝思暮想,成了心頭的白月光。

在咪蒙還沒經營公眾號、還是個雜志投稿作者的時候,在喜歡讀張愛玲的人還沒被罵“愛玲婊”的時候,大家都是很認同張愛玲說的那段話的。

當一個男人娶了紅玫瑰,時間久了紅的成了墻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那個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

所謂:“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p>

當你掏空了心思為了某個人的時候,大概你的偏愛,讓Ta的驕縱得到了滋長。時間長了,Ta就樂于站在這樣的角度上,享受你的滋潤,享受你的偏愛。如果突然沒有,那么對不起,再見!

所以,即便是愛一個人,也要保持理智和清醒。人們都喜歡比自己更優秀的,就像向日葵仰望陽光那樣,不僅可以給她溫暖,還可以帶她成長。

THREE

在感情里別卑微,好好愛自己才有力氣愛別人

朋友在跟我聊天的時候,向我傳授戀愛經驗,雖然我說一點都不想聽,但她一再堅持,因為那是她感同身受之后總結出來的經驗。

她跟我說,如果你要談戀愛,你要記住千萬別卑微,這個東西是會形成習慣的,而且兩個人相處也會形成固定模式。如果你卑微慣了,以后再想改變就難了。

我聽了之后反而想,何止是愛情,在任何一種感情里,這個道理都同樣適用。

我想起了我的媽媽。

在家庭里,她總是扮演那個最默默無聞、最無私奉獻的角色。

小時候有了好吃的,她總是讓著孩子吃,即便孩子吃飽了她也舍不得吃;

當有了什么好的東西,她第一個想起來的總是要留給孩子。什么東西從未考慮過自己。

也許在我們中國文化里,大家都歌頌和贊揚這樣的母愛,總以為母愛如此偉大,就應該無私奉獻。

可是我想說,憑什么?

女人十月懷胎生孩子、養孩子所犧牲的已經足夠多了,為什么還要為了孩子付出,把自己的一生都搭進去?我覺得偉大的母愛可以歌頌和贊揚,但是不應該總這樣鼓勵。

母親也是人,撫育孩子已經付出很多、很辛苦了,在孩子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她們也應該好好愛自己,擁有自己的燦爛人生,過好自己的日子。即便是在親情里,也不能無私奉獻到犧牲自己,無私奉獻的卑微到塵埃里。

因為這無論對母親還是孩子來說,都是非常不公平的。

極其無條件的奉獻和付出,不但會讓孩子誤以為那是他應得的理所應當,更不利于他在以后的關系建立中保持正常的分寸。

意識到這一點后,我就常常給我媽洗腦,讓她學著“自私”一點,多考慮自己一點。

在感情的世界里,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只從自己的角度去思考,一味地用自己的方式對別人好,也要看別人是否愿意接受。

換句話說,在付出愛的過程中,一定要意識到這會給對方帶來什么,是溫暖和幸福,還是抵觸和壓力?

距離產生美,不是沒有道理的。

更何況,更多時候你不求回報的給予,換來的未必是感激,還可能是與日俱增的怨恨。你愛的方式不對,給人家帶來壓力;你今天愛的多明天愛的少,人家會覺得你不靠譜。

愛雖然是一種情感,但也需要理智和冷靜。別在感情里卑微,要有尊嚴做最起碼的底線。

以上。

END

或許你還想看:

“批評別人時,要記住并不是你的優越條件別人都有。”

“我真的很想告訴你,別那么著急去實現夢想。”

你的人間不值得,確定不是一葉障目?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