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的誘惑》

“回家的渴望又讓我熱淚滿眶,古老的歌曲有多久不曾大聲唱!我在歲月里改變了模樣,心中的思念還是相同的地方……”

喜歡王杰的這首《回家》,不是在它最火的九十年代初。那時的自己還是不到二十的年紀,對家沒什么感覺,一心想的是飛出那個滿地石頭,走路都硌腳的窮鄉僻壤。時光流逝,邁入中年,當這首歌被各色流行潮曲淹沒時,反倒在我心中愈唱愈響!

是的,歲月改變了我的模樣,改變了家鄉的模樣,也改變了我心的軌跡!

以前小假期,我會早早籌劃,全家出游。方圓幾十里外,走走轉轉。現在,我首選回家。帶著父母,帶著愛人,帶著孩子。到唯一還在農村的姐姐家呆上一天。姐姐嫁在本村,回到姐姐家,今日的風景里依稀可見故鄉舊日的模樣兒!

門前,碩大的櫻桃樹。成千上萬顆晶瑩透亮的紅果子掩映在綠葉之中。樹下,長長的水泥板上,姐姐擺上煮好泡了兩天的了五味咸花生、剛摘的櫻桃、新買的蘋果……五一這天賊熱賊熱,濃密的樹蔭下卻涼爽如春。蜂箱邊,采蜜歸來的蜜蜂忙碌著飛進飛出,旁若無人;幾株月季盛情開放,紅艷艷的花兒隨風擺動,頗似美若天仙的小公主翩翩起舞。大家邊吃邊聊,口中有美味,眼里有美景,前方目之所及就是新開發的萬安山山頂公園,藍天白云,峰巒雄偉,山頂幾株迎客松依稀可見!

興之所至,起身前方抬腳幾步就是姐姐家的小菜園。荔枝樹、柿子樹、桃樹、梨樹、山楂樹、核桃樹……郁郁蔥蔥,青青的果子壓彎枝頭。韭菜四五畦、小蔥三兩壟、西紅柿十幾架……墻角一隅,十幾只雞,五六只鴨,隔著柵欄,嘰嘰喳喳,咕咕嘎嘎,午餐澆面條的雞蛋就是從這里帶著余溫走進炒鍋的!

每次回家,都是姐夫最忙碌的時候。姐夫廚藝好,姐姐只能打下手。中午飯從十點都開始準備。主食豆面條。泡漲的綠豆,直接和白面拌在一起在軋面機上軋,姐夫說這樣好吃,豆子看的見,豆子的清香聞得見。副食是燒烤。羊肉串、烤鯰魚、青椒、面筋、茄子應有盡有!我們負責吃,姐夫負責做。我們吃的酣暢淋漓,姐夫忙的滿頭大汗!

吃過飯,姐夫姐姐還是停不下腳步。姐夫忙活著給我們軋面條,讓帶回來凍冰箱里慢慢吃。姐姐鏟韭菜、拔生菜、摘櫻桃。爬到樹上,費力地在枝枝叉叉里夠個不停,看到一串熟透的非得想法給弄下來,說紅的好吃。看著她胖胖的身子笨拙地樹上上下左右移動,禁不住想流下眼淚!

這些年,我們姊妹幾個,包括父母都盡力往外走,想在外面享受更優越便利的生活時,唯獨姐姐從鄉鎮回到了老家。修了房子,開了菜園。種著靠天吃飯的貧瘠的一畝三分地,給我們提供著純天然、無污染的各色農作物。花生、綠豆、蔬菜、小米、白面、紅薯、……能種的都要種,能吃的都要給我們留著,哪怕一個荔枝熟了,也要摘下來冷藏起來等著我們回去吃!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不同的季節回家,帶回不一樣的物品。春天也許是一把青菜,夏天也許是一捧煮熟的青麥子,秋天也許是一袋剛刨的花生,冬天也許是一筐地窖里帶著溫度的紅薯。

不管是在花紅柳綠的春天,還是寒風蕭瑟的冬天,四季風景不管如何更迭,家的誘惑一直都在心里積蓄。所以,隔些時日,總會不由自主踏上那段回家的路。

感謝姐夫姐姐建造的這個溫暖的、我們可以品味美食、享受親情的農村老家;感謝在這喧囂浮躁的世界里,我們還有一個安靜的去處;感謝你們永遠敞開熱情的胸懷,迎接我們的每一次歸來!

都說手足情深,當父母漸老,流淌著同一血脈的手足也許就是最溫暖的依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