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關于秋瑾的電影,有兩個版本。
一個是謝晉導演、李秀明主演的《秋瑾》;另一個是邱禮濤導演、黃奕主演的《競雄女俠秋瑾》(黃奕扮相俊美、英武,亮麗的武打設計為影片增色不少)。
我欣賞的是后一個版本。
整部影片貫穿著濃濃的愛國情懷,在積弱積貧的舊中國,秋瑾深受父親秋壽南(曾任福建巡撫,勤政愛民,愛國志士)的影響,男女平等、愛國強國信念貫穿了她的一生。
秋瑾幼齡時,堅不裹足,始顯男兒志向;稍大時,和哥哥一起讀書識字、騎馬舞劍;女兒身中包藏著巾幗不讓須眉的凌云壯志,讓從小為公子少爺的丈夫自嘆不如;面對丈夫的不理解,秋瑾毅然東渡日本尋求救國救民之道;在日本結識了如徐錫麟等不少愛國志士,逐漸走上民主革命的道路。
回國后,秋瑾從光復會會長徐錫麟手中接過大通學堂的教鞭,以女兒身(當時的社會風俗皆以女兒拋頭露面為恥,而秋瑾渾不相顧,只為救國圖強)擔綱大通學堂督辦,每日里監督學員進行嚴格軍事訓練。
后徐錫麟刺殺安銘,起義失敗后禍及大通學堂,秋瑾被捕。 審判者為山陰(今紹興)縣令李鐘岳,李鐘岳對秋瑾仰慕已久,早時他便用秋瑾的詩詞教育兒子。
終因官小,難救秋瑾,無限抱憾;最終在秋瑾就義后百日,義殉秋瑾。
影片中有秋瑾的幾首詩詞,其中一首最能展露秋瑾的英雄情懷:“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算平生肝膽,不因人熱。俗子胸襟誰識我?英雄末路當折磨。莽紅塵何處覓知音?青衫濕!”
惜哉,秋瑾!壯哉,秋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