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今天我只想你
一直以來,都想寫一篇關于海子的文章,可是始終感到底氣不足,一直都不曾動筆,今天,終于鼓足勇氣,一蹶而就,一氣呵成,就有了這篇《海子,今天我只想你》的文章。說起海子,很多人只能想起“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這一膾炙人口的詩句,可能還知道他“薄命詩人”的標簽,甚至說他不過是個瘋子,卻對他的經歷一無所知。
于是,我也便重新翻閱資料,試圖重新去了解他的人生,進而,發(fā)現他一生貧困、流浪、孤獨,可是卻用自己的赤子之心創(chuàng)造了一個美好的詩歌世界。他在這個世界里,為自己打造王位,如夸父一般追逐太陽。
1987年秋,海子在十三陵大紅門
萌芽| 生存
《我,以及其他的證人》
那些寂寞的花朵
是春天遺失的嘴唇
我和過去,隔著黑色的土地
我和未來,隔著無聲的空氣
《歌:光打在地上》
陽光打在地上
并不見得
我的胸口在疼
疼又怎樣,陽光打在地上
《麥地與詩人·答復》
當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
你不能說我一無所有
你不能說我兩手空空
1964年3月24日,安徽省安慶懷寧一個叫查灣的小村莊,海子誕生了,那時候的他,叫查海生。這個沉默孤獨的村莊,有黑色的土地和白色的羊群,有成片的麥田和高高的谷堆,卻也有根深蒂固的貧窮和饑餓。
海子自小天資極高。讀小學時就會講三國、西游,村里的孩子把他當孩子王,喜歡圍著他轉,但他這并不意味著有人能理解他,他常常遠離人群,獨自一人到河邊釣魚。
但是海子仍然熱愛這片土地,就像他的詩歌里對大地、河流、麥子、麥田、村莊這些意象的癡迷。對于小小的查灣,海子就是這片野地上的一枚植物,長出了一顆簡單純潔、敏感先覺的赤子之心,以及打在他身上掩蓋不掉的貧窮烙印。
生存對于海子來說從來都是一件艱難的事情。他15歲考上北大,再次成為全村人的美談,更成了一家老少五口人的精神支柱,畢業(yè)當上老師時,他和家人仍沒有徹底解決溫飽問題。
帶著一顆赤子之心而不諳世事的他,在社會上處處碰壁。他的一生除了志同道合的西川、駱一禾和4個與他有過情愫的女子,幾乎沒有朋友。
當海子初露詩壇,意氣風發(fā)時,卻有人說他只會寫寫抒情小詩,沒多大本事;當他創(chuàng)作出浩大宏偉的史詩時,又有人尋章摘句來嘲笑他。他的詩集一次次被出版社拒之門外,無奈之下只能自費打印,費盡心思才找到最便宜的謄印社……
海子早早走出了封閉的村莊,卻不曾有機會打開封閉的心。回不到過去和踏不進未來的海子,只能寄情于詩歌的中間地帶,給自己打造一個自由的詩歌世界。
北京大學法律學系七九級二班同學合影,前排坐者左2為海子
開花| 愛情
《日記》
姐姐,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
《半截的詩》
你是我的,半截的詩,不許別人更改一個字
《活在珍貴的人間》
活在這珍貴的人間
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愛情和雨水一樣幸福
海子一生愛過4個女子,卻只如流星閃過。他的愛情,每一次都是災難,但這些災難都能在他的詩歌王國里開出鮮艷的花。
初戀情人是海子在北京政法學院當老師時的學生,也是他的崇拜者。海子為她寫下許多情詩,情書能寫上兩萬字,他們沉浸在戀愛的幸福里。
然而好景不長,當初戀的父母知道自己的女兒和一個農民的兒子談戀愛,憤怒而輕薄地說,“窮得只會寫詩的詩人能有什么前途?”戀人的父母甚至給學校施加壓力,這場初戀結束得干干凈凈。
第二次的愛情,也沒太多溫存。海子同時陷入了白玫瑰與紅玫瑰的糾結:
一個成熟穩(wěn)重,深情妥帖,卻缺乏詩意。
一個熱愛詩歌,愛慕海子,卻已為人妻。
一個是努力維系,卻始終沒有一點火花;
一個是愛得深切,卻迫于倫理草草終結。
在海子的生命中,算得上穩(wěn)定的支持和鼓勵來自一位已經生兒育女的女人。她很理智,為海子提供一種依靠,卻從不背叛自己的家庭。兩人后來雖然很少單獨往來,卻是海子由始到終能夠抓住的一根稻草。海子為她寫下了那首《日記》。
在自殺的一個月前,他為生命中最牽掛的4個女人寫下了《四姐妹》。失去了所愛之人和愛的期待,海子又陷入了沒有回聲的寂寞。
孤獨| 流浪
《遠方》
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
更遠的地方,更加孤獨
遠方的幸福,是多少痛苦
《九月》
我的琴聲嗚咽,淚水全無,只身打馬過草原。
《西藏》
一塊孤獨的石頭坐滿整個天空
沒有任何淚水使我變成花朵
沒有任何國王使我變成王座
曾幾何時,記得高曉松說過:“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即便困于眼前無奈的現實生活,海子照舊對“遠方”有著無限向往。1986年,海子一路向西,經青海去了西藏,又從拉薩去了祁連山、敦煌、內蒙古。1988年又再次進藏。
然而遠方也沒有孤獨的解藥,反而讓他更加孤獨。
第一次進藏時,藏區(qū)的美麗村莊讓海子念念不忘,1988年,他第二次到西藏,甚至是來尋找自己的墓窟的,然而始終無法融入這個世界的他,“飛遍了天空找不到一塊落腳之地”。
海子在下山途中回望他身后的青藏高原時,感覺西藏其實就是一塊孤獨千年的石頭。而他自己何嘗不是這樣,孤獨的人和孤獨的石頭,無法互相取暖。
海子滿懷希望開始流浪和追尋理想之地,然而找到的只有孤獨的自己,還有一個醒來就一無所有的夢……
海子在西藏
終結| 死亡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做一個幸福的人
《黑夜的獻詩》
天空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
黑夜一無所有,為何給我安慰
《春天,十個海子》
大風從東吹到西,從北刮到南,無視黑夜和黎明
28年前的3月26日,海子手捧《圣經》,面對疾馳而來的火車,安靜地躺倒,與這個世界一刀兩斷。那一年,他25歲。
對于他的自殺原因,海子生前的摯友西川說:“要探究海子自殺的原因,不能不談到他的性格。他純潔,簡單,偏執(zhí),倔強,敏感,有時沉浸在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他說,作為海子自殺諸多可能的原因之一,海子的愛情生活或許是最重要的。在自殺前的那個星期五,海子見到了他初戀的女朋友。這個女孩子1987年畢業(yè)于中國政法大學,在做學生時喜歡海子的詩。她是海子一生所深愛的人,海子為她寫過許多愛情詩,發(fā)起瘋來一封情書可以寫到兩萬字以上。至于他們到底是因為什么分手的,西川不得而知。
在海子最后一次見到她時,她已在深圳建立了自己的家庭。海子見到她,她對海子很冷淡。當天晚上,海子與同事喝了好多酒。他大概是喝得太多了,講了許多當年他和這個女孩子的事。第二天早上酒醒過來,他問同事他昨天晚上說了些什么,是不是講了些他不該說的話。同事說你什么也沒說,但海子堅信自己講了許多會傷害那個女孩子的話。他感到萬分自責,不能自我原諒,覺得對不起自己所愛的人。
在此,格格認為,海子的自殺應該是多方面的。
一個是信仰方面,海子崇尚死亡,這從他的詩歌《跳傘塔》可以看出來。
二是性格方面,海子太單純,現實的世界和他的理想狀態(tài)并不相融洽。
三是詩歌方面,海子一直提倡偉大的詩歌,既詩歌要將人類的苦難歌頌的令人靈魂顫抖。所以,承載著人類困難的海子,認識死亡也是詩歌,是詩歌的一個形式,所以他的自殺,有祭詩的因素。
四是生活方面,他常常獨自在昌平一個人住。他一直深愛他的初戀,自殺前曾在北京碰見自己的前女友,并且知道她已經結婚,生了孩子。海子便走向了山海關。這可能是直接因素。
不過,在坊間還有說法是氣功等,我覺得這個可以不予置品。可以說,海子的死是多方面因素的結果。我不神話海子,但是我覺得他的詩歌已經成為一種信仰,單純,干凈,可以洗滌人的靈魂。
他選在山海關這個世界的低洼處,日出的地方,在日出時攀上太陽的詩歌王座,重新照耀人間。在自殺的前十幾天,他寫下了人生中的最后一首詩《春天,十個海子》。這首詩中充滿一種絕望,但這種絕望并不頹廢,反而顯得十分壯美。
山海關 海子最后的去處
從明天起,海子終于可以做一個幸福的人了,這個“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赤子,留給我們無限美好的詩歌,這些詩歌有對珍貴的人間生活的眷戀,有對生命存在的沉思,有對愛情來臨的幸福禮贊,也有對失去愛情時的痛苦憑吊。
就像他的摯友西川說:“每一個接近他、誦讀過他的詩篇的人,都能從他身上嗅到四季的輪轉、風吹的方向和麥子的成長”。
海子,只愿你,在孤獨和黑暗中,依然能感知風吹的方向,麥子的成長。
最后,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送給大家,同時也祈愿:海子,愿你——在天堂里——一切安好!
從明天起做個幸福的人
喂馬劈柴周游世界
從明天起關心糧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從明天起和每一個親人通信
告訴他們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閃電告訴我的
我將告訴每一個人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個溫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為你祝福
愿你有一個燦爛前程
給每一條河每一座山取個溫暖的名字
愿你有情人終成眷屬
愿你在塵世獲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開
PS:圖片均下載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