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迅,我挺你明年拿視帝

來了,今年第一港劇。

不是制作精良的《使徒行者2》,不是懷舊復古的《反黑》。

Sir說的是這樣一部:

它講感情,但一點不狗血。

它講婚姻,卻講得和戀愛一樣甜。

就算是苦的那部分,也苦得很清新。

新鮮的視角,新鮮的對白,所以新鮮地打動了Sir——

《短暫的婚姻》

極簡的海報,清新的色調,沒錯,又是ViuTV頻道出品。

去年驚艷的港劇《瑪嘉烈與大衛 綠豆》,是ViuTV開山之作。

再看海報上熟悉的面孔,陳奕迅

香港第一歌神+ViuTV,胃口立刻被吊起來。

《短暫的婚姻》是配合陳奕迅新專輯宣傳而制作的一部廣播劇。

五集,一集20分鐘,短小,精悍,利落。

可能因為完全沒有“我下面給你吃”,也沒有“做人最緊要開心”……

所以豆瓣一度給出9.1的高分,如今停留在8.8,依然是年度港劇第一

要知道,看ViuTV家的劇,第一感覺是視覺上的。

看多了國產劇的庸脂俗粉,你一定會驚喜于這種新派港式的干凈和精巧。

也不僅僅是為了美。

這些干凈的視角,其實很刁鉆。

導演把人物的情感,像粉末一樣,細細無聲地撒到了畫面里。

構圖、調色,每一幀都有故事。

演員,也大膽脫俗。

除了主演的陳奕迅,一律無大牌,氣質取勝。

圈粉最多,是長得很像我家表妹的女主角,蔡思韻

妝容淡,衣著素,乍一眼看不出挑。

但她這種素雅文藝風,就是會慢慢吸引你。

別看演人妻,卻是她剛出道的處女作。

蔡思韻今年22歲,畢業于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戲劇學院,還是兼職模特——

看這大長腿……

不僅演員耐看,故事同樣。

沒有故意營造的沖突,也沒有蓄意投放的催淚彈。

娓娓道來的,只是生活本身。

香港何文田街,一棟普通住宅,樓上樓下的鄰居。

男主角Galen(陳奕迅 飾)。

在大家的印象里,陳奕迅是無樂不作的大男孩。

搞怪、鬼馬、人來瘋......

從不端著,真實到會發這種形象崩塌的自拍。

放心,這不是劇照

在劇中他演一位頹廢有型的大叔,為什么頹廢?因為……

他是一位喪偶的單身爸爸。

妻子重病身亡,留下他和兒子。適應不了變化的他,不工作,不打扮,每天只做兩件事。

步行。

從太子走到旺角,從旺角走到油麻地。無心遠行,稍遠一點的地方都不想去。

發呆。

站在天臺,俯瞰街上。看著燈亮了,燈滅了,云來了,云走了,心里想著那些“她還在的日子”。

女主角Malena(蔡思韻 飾)。

專職人妻,和老公Terry(郭偉亮 飾)生了兒子,一家三口。

但經濟拮據,丈夫口口聲聲說自己忙,卻和公司小秘不干不凈。

表面幸福穩定,實際婚姻搖搖欲墜。

劇名《短暫的婚姻》,第一眼看,以為是講年輕人閃婚。

不,錯了。

這“短暫”的意思,其實是雙關,哦不,三關。

第一種短暫的婚姻,雖生猶死,像Malena。


這種婚姻,其實很常見。女人在家湊仔(粵語,帶孩子),為了家庭,犧牲了原本的特長、愛好。

男人在外掙錢,工作與應酬間有了外遇。

婚姻的滅亡,不像肥皂劇那么夸張,反而是像這樣,日復一日的疊加……

每天回家的一個小謊言,越編越6,慢慢變成懷疑,變成裂縫。

其實這世上的夫妻間,哪有謊言是管用的?

只是撒謊的人求心安罷了。

真要懷疑,破綻到處都是:

你的眼神、語氣,某一天的行止,你忽略對方的一瞬間……

甚至一個氣味不一樣的、小小的睡前kiss。


不,出軌還屬于偶然,裂縫卻是日復一日的必然——

Malena是一個想做設計師的人妻。

她的居家生活在她看來是犧牲,在老公看來是理所應該。

和和氣氣的表面,有著很多小分歧:

孩子誰帶有分歧,老婆要不要兼職有分歧,甚至該不該讓老婆開車,都有分歧。

是,我們總以為小分歧就是小分歧,無傷大雅,所以都不說破。


但無數個小分歧,你一次次附和著,反而一次次提醒著內心,那個被婚姻擠掉的另一個自己。

一個細節——

Malena常常在晾衣服時,遇到Galen。

Malena聽說,Galen的前妻也是設計師,他倆曾一起動手,打理荒廢的天臺。

這時候,人妻的心里,就開始小文藝了……

第二天,當她像往常一樣晾完衣服,看到花草枯萎,心生惋惜。

于是,默默下手,布置起花壇。


她以為只是在羨慕別人的幸福,或者,是在憐憫別人的痛苦。

她卻不知,自己從這一刻開始,已經悄悄變心。

喪偶的Galen,變成她的婚姻出口。但他倆,到底有沒有做什么呢?

狗血的那些?沒有。

他們有在天臺聊天,有互相幫過一點小忙,有照看彼此的孩子……

所以當她控訴老公出軌時,才能義正辭嚴地對閨蜜說:

——我什么都沒有做過!

但閨蜜,顯然旁觀者清:

——你有沒有做過,不用跟別人說的,跟你自己說就好。

這是第一種,短暫的婚姻。

開始的時候,可能是你對,他錯。

但婚姻的慢慢死亡,肯定不止因為一個人。

因為錯,可是會傳染的。

第二種短暫,雖死猶生的婚姻像Galen。


妻子不在,滿世界只剩他一個。

不得不說,陳奕迅絕對是個被唱歌耽誤的戲精。

同樣是喪偶,《海邊的曼徹斯特》有超喪的卡西,《短暫的婚姻》里的陳奕迅也好不到哪里去。

神情恍惚,眼神躲閃。


逝去的妻子,臨終前答應的“永遠照顧孩子”,成為他后半生的魔咒。

他其實不那么封閉,甚至也不避諱別人談到妻子。因為避諱,一點用也沒有:

你認為不提起她我就不會想起嗎?

沒用的。

這條街,這幢大廈,那些云、天空,看到每一樣東西我都會想起她。

可能會有很多女孩子會喜歡Galen,覺得他完美。

但你也要知道,Galen之所以完美,也許因為他教養好、專情,但更多的,是因為他失去過。

永遠地失去一個人,感覺如何?

可能像陳奕迅的新歌《誰來剪月光》唱的那樣:

太多回憶要我怎么擺進行李箱……

因為往事沒有辦法懸賞 隱形在那大街小巷

剪斷了它還囂張

最怕一邊忙呀忙一邊回想那舊時光……

這種失去,不是小兒女的一時悲傷,而是年年月月的折磨。

Malena問Galen,妻子不在了,你怎么過?

思考一會兒后,他給出了前面說的答案——走路

這是心理醫生給Galen的建議,但走著走著,Galen似乎也上癮了。

也許比起振作,人總是更偏愛擁抱傷痛?

走,每天走,其實什么問題也解決不了。

但他這么走,不離開何文田街,好像婚姻就沒結束。

Galen的婚姻,從時間上看也短暫。

他唯一走出來的機會,可能就是他遇到了,和前妻相似度極高的Malena。

他有選擇,但他沒法選,因為他分不清自己究竟愛上了哪個。

劇中描寫Galen,總是這些遠景鏡頭,他一個人散步過各種平凡街景:



在Sir看來,這些鏡頭就代表這部劇本身。

用攝影機走過街道與房屋,用鏡頭掃過婚姻與生活,從不在某處停駐,也不會放大某個位置。

但你總會在某句臺詞,某個場景,想起只屬于自己的一段回憶,并跟隨著劇中的人物,徹底發酵。

電影《當世界分離》中有一句話說得好——

我們一開始看起來都很不同,當墜入愛河就變得非常相似。

大多數人的感情失敗,不外乎前兩種短暫。

或者背叛,或者失去。

但還有一種短暫,世所罕有。

第三種“短暫”,只有一句話。


劇中Galen參加過一個葬禮,死去的是一位老婦人。

老婦人的老伴在葬禮上,啰啰嗦嗦地回顧著與妻子的生活,Galen一句都沒記住。但只有一句悼詞,Galen記住了:

我的婚姻很短暫,只有六十年。

呵呵,我們總祝愿大家“婚姻美滿,幸福長久”。

可什么樣的婚姻才長久?

吵架的、冷戰的、同床異夢的……因為日子難熬,所以才長。

我們又愛說“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可到底什么是珍惜?

真正經歷過失去的Galen,他知道。

那些普通夫妻的日常小分歧,在他心里都有答案——

當Malena老公說不想老婆工作,Galen回答:

不應該讓她為家庭,放棄原有的生活。

不應該讓妻子為孩子犧牲太多,放棄太多。

當被問起“車子被老婆撞花會不會罵”,他說:

我從來不會覺得,物質比她重要。

最遺憾的是,沒有把花在賺錢上的時間,多花點給她。

唉。

為什么我們竟然墮落到,要和一個失去伴侶的人,學習怎么愛對方?

這個時代的婚姻啊,真搞笑。

要家務?找保潔阿姨啊。要孩子?要拍拖?要性……單身一樣可以啊。

婚姻,成了可有可無的東西。

我們越來越輕視它,覺得失去沒什么,于是帥氣地結,爽朗地離,勇敢地追求自我。

那個“自我”是真實存在的么?也許。

但大多數時候,在痛苦、煩悶的婚姻里,它僅僅存在于我們的想象。

就好像劇中Malena的設計夢,也只是出于Galen的一場精心設計。

是,已婚生活是柴米油鹽,但不僅是。

當已婚的兩人,把工作賺錢家務孩子當借口,只看到婚姻之重,他們是不是忘記了當初為什么要結婚——

結婚,因為你需要一段讓你安心的,愛的陪伴。

你內心深處就是弱弱地,期待和某人一起,度過長久的“短暫”。

你當然可以不結婚。

如果你有本事,能保證自己能一直快樂單身或者長期同居,那當Sir白說。

但如果你沒有。

看這劇,真是絕好的一次婚前教育。

也是已婚男女絕好的一次,對自己婚姻的審視。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想看的,電影首發站有汁源

編輯助理:卡卡西式角色扮演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