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青春需要一次任性的成長”
叛逆,青春期,這兩個詞貌似永遠拆不開。
我們是一群前腳已經踏入青春期的孩子,我們逐漸開始對身邊一切事物都不放在眼,我們只希望有更多的眼睛關注我們,我們希望我們的所作所為引起所有人的一致好評。
在我看來就是這樣。
青春期就好似小孩兒和大人這兩個年齡段的交界點,因為這個交界點,成為了孩子和大人產生分歧最明顯的地方之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代溝,就好像一句“逗比”如果是小孩兒對大人說大人要么毫不考慮上去記耳光要么就是破口大罵這孩子沒教養,可如果這是孩子對孩子說那我們只會認為這是一句開玩笑的話很平常并且回一句“你才逗比”。
青春期的我們都喜歡嘗試,喜歡與眾不同的自己,我們喜歡在人群中帶上耳機,半夜三更戴上墨鏡,寫寫作業順道兒轉轉筆,要風度不要溫度地胡亂穿衣服,有時還特別喜歡秀自己,無聊時拍個自拍擺出各種pose或是一成不變的剪刀手,不管有的沒的都要和別人一道分享一下,生個病先想的是拍個自拍發到網上求安慰。
講個活生生的例子吧,這是發生在我身上的。
和往常一樣,放學后,爸媽下班順道來學校接我,可能是車里放的歌已經讓我聽膩了,我順手掏出了外套里的手機和耳機,想聽剛下的歌。坐在后座的媽媽平常就不太喜歡看我用耳機聽音樂,再加上車里本來就有音樂,媽媽先是手指指我,示意讓我隨便聽聽車里的音樂就好了,可我偏偏屬于那種吃力不討好的家伙,被一旁開車的老爸瞄了一眼之后,并沒有半點察覺的我還是無動于衷,始終沉浸在我的歌里,過了一會兒老媽見我沒有半點反應,又開始嘮叨了,說來說去都是關于用耳機聽音樂的壞處。坐在副駕駛的我有些不耐煩,無奈的歪著頭往窗外看,為了不讓老爸看到我不懈的表情我故意將頭轉的特別彎,車開了一會兒,老爸發話了,“把耳機拿下來”,我就當沒聽到無動于衷,仍然看著車窗外,老爸連續說了幾遍“把耳機拿下來”,語氣一次比一次嚴肅,沒辦法先妥協一只耳朵吧,我不情愿的拉下左邊的耳機,可沒過幾秒老爸又來一句“把另一個也拿下來”。這怎么可以,我不能接受,那我也太沒面子了,我這么想著。見老爸又重復了幾次,我想這回我不能再讓步了,死豬不怕開水燙,我硬著頭皮就是沒理睬他們,就這樣一直僵著。原本不到一會兒就到家的路,今天卻格外漫長,時間好似在空氣中凝固,汽車里能清晰地聽到我忐忑不安的呼吸聲,一直到小區車庫,我的脖子依舊是朝向窗外的,使得下車的時候脖子好似已經石化了一樣,轉都轉不過來,狼狽不堪。
這就是個典型的例子,生活中要面子,就算是在爸媽面前也不會低頭,本以為這樣就能體現自己有個性,有脾氣,可這樣卻讓父母更加看出了我的幼稚和無趣。
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我們的長大伴隨著父母的老去,直面這個問題我們會不由的感嘆時間的不近人情。可又有多少次因為與父母鬧變扭,我們會無視這一近在咫尺的問題呢。
當我們“呱呱”的那一瞬間,父母就成為我們在這個世界上最親最可靠的家人。從小時候在他們屁股后面想牛皮糖一樣屁顛屁顛的跟著,到現在喜歡一人獨自呆著,或者是和朋友一起出去瘋一圈,想盡各種辦法離開父母的管束。
即使這樣,有時候的我們也會開始規劃生活,規劃人生,感恩父母,懷念童年,所以就算我們現在是青春期最嚴重的時期,我們還是會冷靜理智的坐下來慢慢想想,慢慢思考,我們長大了,我們更加需要學會珍惜學會承擔責任,做一個富有責任心的人,這些我們也都會想。
青春期,一個敏感的詞匯,它讓我們想到了叛逆,想到了不懂事,可是它的另一面同同樣可能是令人潸然淚下,讓人感動的。
青春期,一邊是叛逆,一邊是感恩,這是五味雜陳的感覺,這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的豐富多彩,同樣為我們的人生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