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偉:文人的邏輯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昨天一朋友貼來一張截圖,是某有宗師趨勢質疑某名流文字的“導語”,大意是他也要走罵名人出名的道路了,言辭貌似幽默,實質可能是對一些質疑名人的人的揶揄……罪過,對名人不可以誅心的。

? ? ? ? 晚上又一朋友貼來那個文字鏈接,并云,讀了半天,沒看明白,放下,又看了半天,還是沒看明白。我覺得這就對了,能讓你看明白,還是“明文”嗎?

? ? ? ? 埃里克·霍弗是這樣描述文人的:“文人是多種多樣的。他們可能是祭司、書吏(scribea)、預言家、作家、藝術家、教授、學者以及一般意義上的知識分子。在讀寫技能難以掌握的地方,比方說中國,單單識字便可讓人獲得文人的地位。”中國人的讀寫技能就是如此的,你都能讀懂了,他還是文人嗎?

? ? ? ? 再說,他的邏輯就是,他公開“叫板”名人就是君子,別人向他叫板,就是借他出名的。你連這些都讀不明白,還同他叫板,除了想借他出名,還有什么?

? ? ? ? 前兩天有人私信我,大意是我與某老師似乎對某名師有意見,他覺得人家有那么多粉絲和支持者,說明他無愧江湖名頭的。我就想,希特勒當年的擁眾大概不會少,可能還是全德國的,這個邏輯有點好玩的。

? ? ? ? 前兩天同以瑾談及一些批判意識強烈的文人的共性就是他們的主張不容置疑,這倒是應了《批判知識分子的批判》中對一些文人的批判,埃里克·霍弗的《文人》中說,“文人對尊貴地位有一種內在的渴望,正是這種渴望使他對自己所屬的階層或團體(種族的、語言的或宗教的)所蒙受的屈辱過分敏感,哪怕他與上述階層或團體的關系并不親密。”“幾乎在每一位吹毛求疵的文人的一生當中,都有這樣的時刻:當權者只要做出某種恭敬的或示好的舉動,便可贏得他的支持。在某一特定時期,多數文人很容易成為墻頭草和馬精。”我覺得,這倒是對某宗師的絕妙寫照!

? ? ? ? 不少名流文人盡管寫下了許多迎合大眾的文字,不惜標榜追求自由,但“他們并不需要信仰自由,只需要信仰——盲目、極權的信仰。他們之所以消滅舊秩序,并不是為了創造一個由自由、獨立的人構成的社會,而是為了建立某種統一性、個體的匿名性以及新的完全同質的社會結構。”

? ? ? ? 當有人質疑他的文字及邏輯的時候,“他的虛榮心常常促使他以兇狠、及至惡毒的方式捍衛自己的思想,但他依靠的主要是理性,而非信仰。”只不過許多時候的所謂理性,恰恰因為情感感的裹挾被帶到溝里去了。次此即埃里克·霍弗所謂“基督并不是一名基督徒,馬克思也不是一名馬克思主義者”是也。

? ? ? ? 好在我們大多不在文人之列!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