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02日之中國傘博物館

作者/Author:蘇近之/蘇言與

地點/Address:浙江省杭州市中國傘博物館

時間/Time:2016年10月02日

簡介/Description:十月一日在家里宅了一天,到了十月二日,一整天在外騎行了60余公里。途徑中國刀剪劍博物館和中國傘博物館。在傘博物館一時興起拍了幾張,甚是滿意。

由于是手機在弱光的環境下拍攝,畫質都不太好。


拍攝照片的過程中,角度的選擇十分關鍵,解決你想拍什么的問題??梢宰黾臃ǎx擇一個最簡單的背景,往上添加事物;可以做減法,選擇一個我感興趣的事物,然后減去背景或前景或周邊“有害”的事物。這張采用了減法,通過對角度的變換得到了相對簡約的構圖。博物館的燈光打出了分明的投影,絲綢的傘面,鋼直的傘骨,精細的刺繡,十分美好。


拍攝的第一步,大概是發現吧。擁有一雙發現美的就眼睛是拍攝的一大意義吧。在拍攝過程中,發現也是有方法的,雖然有些投機取巧,但也是前輩們總結出來的范式。比如通過對形態和顏色的對比,能感到統一或反差,進而由感觀產生心理上的情緒,或平靜或不安或興奮或失落。言與在這個場景中發現了這種重復的美,我在拍攝過程中有加入了一些顏色的對比,以突出主題 —— 暗紅且重復的傘面。左下角和右上角的白色和藍色傘面雖然占比很小,但起到了呼應的效果,且凸顯紅色的主題。左上角的人物交代了照片的背景與環境,也進一步強化了主題。
背景是一張古畫,交代了故事發生的背景與環境 —— 那是在兩千多年前的漢代。而主體是一個撐傘的奴人俑在燈光下的投影。大概可以猜想是一個盛大的場面中不起眼的一個奴人,在黑暗的地下沉睡了千年。透過歷史的迷霧,我們已經看不清當年的面目,留給人們的只有剪影的形態,以及無限的遐想。
這把傘大概叫做 “請用國貨”吧,制作于1930年的中國。猜想制作這把傘的目的是鼓勵人們盡量使用國貨,國貨也是一種寶貴的財富。站在現今,回首過往,我們已經丟失了很多傳統的 “國貨”,有物質層面的也有精神層面的。地球村的趨勢不可阻擋,請用國貨的呼聲也日益微弱。這讓我想起了小學課本里的那一片課文《最后一趟法語課》,文化是這個民族的根本,語言是文化的直接載體。如今,大一統的普通話統一了國內,方言也逐漸的衰弱,方言承載的文化記憶逐漸被遺棄。外語以及外語背后的外來文化,左右著現代人們。三字經,弟子規退出了課本。試想,百年后,是否普通話被英語取代,因為人們說這樣更方便與外國人交流。各個民族之間的特色也漸漸的融合乃至同化。只有極少數的人依舊在無力的吶喊:請用國貨,請保護我們原本擁有且寶貴至極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只是這些呼喊在歲月的斗轉星移中,漸漸衰弱。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今年的豆子是用收割機割的,所以田地里落下許多金黃色的豆粒,沒有時間去撿松完土就種上了小麥,我知道不會浪費了,等著瞧...
    薛善強閱讀 584評論 2 1
  • 一天的繁忙,工作生活,家庭瑣事,孩子同事,朋友親人,圍繞著種種,停下來,終于可以休息一下了。 工作中出現了問題,自...
    Ruru鳳閱讀 546評論 2 2
  • 15個月里,看著你一點點長大,最幸福的事,大抵如此。 說好的好好培養你的儀式感,那好吧。 回放一個月,你的第一個中...
    小兮媽閱讀 388評論 0 1
  • 《金文誠〈孟子〉學習筆記295,8-3-2,離婁章句下3-2》 【王曰:"禮,為舊君有服,何如斯可為服矣?" 曰:...
    金吾生閱讀 310評論 0 0
  • 思念, 回憶。 苦澀又微甜, 一種巧克力的味道。 任誰都嘗過, 只是難以言語!
    古風長歌閱讀 140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