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封信

親愛的朋友,

? 祝好!這幾天沒給你寫信,是因為我的筆記本電腦拿去維修了,家里的臺式電腦用起來不太順手,也就拖到了現在才遲遲給你寫信。今天早上看新聞得知,在三月九日的蘋果發布會上,土豪金的Macbook以及Apple Watch姍姍而來。恰巧我昨日也在淘寶上下了個運動手環的訂單,是紅色定制版,上面印著小小的千紙鶴。

? ?現在的Apple Watch我還買不起,Apple Watch在今年可能不會大范圍地流行,但是我知道,這樣子的智能產品將會席卷全球,屆時將人手一個智能手表。當手表除了計時之外,還兼顧接電話、健身記錄與提醒、銀行卡與鑰匙等等多個不同的功能時,我們就應當知道,這是智能時代的來臨。

?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狄更斯曾在《雙城記》這么開頭道,“這是智慧的時代,這是愚蠢的時代;這是信仰的時期,這是懷疑的時期;這是光明的季節,這是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有著各樣事物,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在直登天堂;人們正在直下地獄。”

? 上周在深大上攝影課的第一節課,教課的老師說道,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中,更多的人迷失了自我。他們找不到安靜的時刻,找不到流于表面的自我。在這樣的時代中,有多少人會留意到春天來時,樹上開出的花苞與嫩芽。在這樣的時代中,又有多少人會留意到重復了一遍又一遍的生活中,那些細微不同的地方?

? 我曾帶過一段時間的電子表,實在是不喜歡還是換回了機械表。我曾在腦海中設想過一個關于有三十一塊手表的男人的故事,每一天他的手表都不一樣,但是在不久的將來,或者我們的下一代長大成人,那時的他們還會理解這個故事嗎?他們還會知道為什么要帶著只有看時間這么一個功能的手表嗎?

? 我并不是反對科技的進步,因為這種潮流的方向不可改變,人們終將會從茹毛飲血居住在地底的洞穴里,往火與電,住在高樓大廈的文明進化,從原始人進化成現代人,再進化成未來人。只不過這個未來對于我們來說,可能尚還顯得有些遙遠,但對于我們這一代的孩子,我們的下一代,下下一代來說,那就是他們的現在,他們所生活的世界。

? 前幾日看到一個漫畫,是講未來的書籍的。說是人們因為疲倦了這種電子書籍,這種傷害眼睛的書籍,他們發明了紙質書籍,來取代現有的電子書籍。這個漫畫是諷刺的,但這個未來未嘗不可能發生。我們誰也無法預測未來,或許我們根本沒有未來,人工智能的出現,人類很有可能在2050年前就消滅了自己,就像是一個玩弄著核彈的孩子,他們絲毫不清楚這顆核彈掉落在地的后果。

? 或許我們的未來將是不自由的。前天看的紀錄片《第四公民》,給我的震撼到現在都尚未消去。我想起2013年的自己,那時的我在看到斯諾登的影像時,看到他在電視里說起美國政府對它的人民,甚至對于全世界進行的監控時,我是沒有感覺的。我在想,與我何關呢?

? 可是現在,我才真正地意識到,怎么會與我無關呢?電影里有人問出了一個問題:什么是自由?什么是隱私?在現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的隱私與自由是什么關系?在我們失去隱私時,我們的自由也在同時失去嗎?

?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到斯諾登的棱鏡門事件時,和當時的我一樣心里想著與我無關。我想起POI第一季的第一集里,Harold曾說的一句話:“People want to be protected, but they just don't want to know how."

? 人們想要被保護,他們只不過不想知道他們是如何被保護的。

? 哪怕這樣的保護需要犧牲自己的隱私,需要犧牲掉自由,但是,只要我們不去了解,只要我們不去傾聽真相,我們就可以假裝什么事情都沒有發生,我們就可以安然坐在家中享受這代價極深的安全。

? 我們只不過假裝不知道代價罷了。

? 在這些不知情的人群中,有多少人是真正的不知情,有多少人只是選擇性的忽略掉事實的真相呢?

? 而在這些知情的人群中,有多少人會真正地挺身而出,又有多少人成為了工具呢?

? 細思極恐。

? 祝一切都好!

? 三月十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