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蕩起雙槳學英語吧

工作后,除了偶爾看電影或美劇能接觸到英文,其他時候,能用到英語的地方實在是少。這對于受英語摧殘折磨快十年的人來說,真是爽到不行。

但是,我又好了傷疤忘了痛開始作妖了!手頭的事不做,每天干勁十足的在學英語。

Excuse me?我也是被這樣的自己嚇到了。

其實這次學英語,并不是頭腦一熱,而是預謀很久才做的決定。

上班之后,我一直處于松散的狀態,工作不緊不慢,生活不急不躁,過著“穩定”的生活。用我媽的話來說,我是提前過上了老年人的生活,就差喝茶看報遛狗跳廣場舞。

第一次聽我媽這樣說的時候,我心里一驚,當晚就失眠了。這種生活,真的是二十多歲的人應該過的么?看看和我一起畢業的同學,要么讀博要么每天加班,每個人都干勁十足。反觀我,過的太輕松太愜意。

怎么說我也是一個有志青年,怎能在該吃苦的時候享福呢?所以我選擇了學英語作為我的“吃苦項目”之一。和英語交過手的大多數人,都被單詞閱讀聽力作文蹂躪過,所以英語作為“吃苦項目”確實是實至名歸。

但是,沒了應試英語這個約束,我突然不知道如何開始英語學習。幸運如我,發現了一本super厲害的書——《考拉小巫的英語學習日記》。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本書書名雖然是學習日記,其實可以算作是開啟任何學習前的強力雞血針。我們在做任何事前,總希望抄近道走捷徑,總想花最少的時間得到最大的成效。殊不知,“捷徑永遠是布滿艱辛和痛苦的道路,正因為如此,很少有人能走成捷徑”。

英語學習,或者說,任何一門語言的學習,都是聰明人在做笨事,重復重復再重復,背誦背誦再背誦。但即便如此,作者也給出了幾條通用的方法。

1.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學習語言或者技能前,首先第一步要搞清楚自己為什么要學!是工作所需?是未來職業所需?是興趣愛好?還是只是看別人學自己就學?

學英語也不例外,在確認自己的具體目標后,就可將目標按聽、說、讀、寫四個層面進行拆解。按照自己的目標對每項進行權衡后,然后實事求是的計算出自己每天能夠用于英語學習的時間有多久。搞清楚自己每天可以用作學習的時間后,就可以將學習任務一天為單位分配到每一天的時間格里去。

2.打好堅實的學習基礎

To build a house,you put one brick on top another。

好的基礎,對于日后的學習有百利而無一害。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基礎更是重中之重。

所以對于英語中的發音和單詞的詞義,一定要著重去攻克。如果只是認得ABC、認識每個單詞,但念不對意思含糊,就算再努力的去背單詞,也沒多大意義。

3.通過大量的閱讀來培養英文思維和語感

能夠擁有好的語感和英文思維,是很多英語學習者夢寐以求的一種學習境界。同時,語感和英文思維如加速器般,可以迅速推進英語學習,同時可以讓說出的話寫出的文章更地道。

而實現這一目標的最好辦法就是大量的閱讀由母語是純英語的人寫出的書籍,在書籍的選擇上,可遵循i+1原則,即選擇比自己水平高一等級的書籍。

4.語言只有得到使用,才是“活著的”語言

語言的學習如果只停留在背單詞、練聽力,閱讀上,而沒有學會將其轉化為交流,就會妥妥變成啞巴英語,而這也是很多人在英語學習中容易陷入的一個困境。

所以,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一定要勇敢打開嘴巴,嘗試動起手指,讓英語轉化為我們交流的武器,這樣才會真正達到英語學習的目的。

我們自小學英語差不多也有十多個年頭。背了上千個單詞,聽了那么多聽力,也考過了四六級,但到實際用的時候發現自己依舊只會說,how are you,fine,thank you,and you?

語言的學習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是一項需要十年如一日堅持的事業,很多人會因為枯燥看不到成績而半途而廢,或者因為方法不當原地踏步。

所以,英語學習是一個勇敢者的游戲,是一個聰明人在做笨事的過程。如果真心想要自己英文很棒,一定要在學習前明確自己的目標,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制定符合自身特點的計劃,挑選感興趣的學習材料。

在目標和方法的雙重引擎下,想學不好英語都難。

如果只是悶著頭背單詞,到頭來可能就只能成英漢大詞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