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講述的是一對在河邊守著渡船的祖孫的故事,渡河、養狗、逛街、喝酒、端午、還有談婚論嫁的故事。
整個故事情節非常簡單,主要圍繞翠翠身邊的人和事展開,就像一株野菊花,一條清晰的脈絡以及它因為年歲的增長而生長出來的枝葉和花,樸實又美麗。語言也是非常有特色,且朗朗上口,是一本打開就要一口氣讀完的書。
故事的開頭從由四川過湖南靠東的一條官路開始,作者將筆化作攝像機,猶如紀錄片介紹一般,帶領我們順著蜿蜒的路來到翠翠所在的地方,有山有水,有魚有船,還有人和狗。
讓人很舒服地自然而然地就沉浸在作者筆下的世界里。
“翠翠在風日里長養著,故把皮膚變得黑黑的,觸目為青山綠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長養她且教育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一只小獸物",文中很多類似的描寫,了了幾句,像在談風景,讓人耳目一新,有血有肉、樸實有愛又美麗活潑的翠翠卻已躍然紙上。
整個故事很平靜,沒有非常大的沖突,或者說,讀起來感覺不到那么強烈的沖突,書里的人都非常謙謙有禮,即使矛盾也是悄無聲息的解決,波瀾不驚。如果一定要說沖突的話,那應該是偶有起伏的翠翠的感情,喜歡挪送、羞于啟齒,被爺爺誤會,等待挪送歸來,最大的危險莫過于爺爺死去而挪送也離開。至此,故事也一躍跳到高潮并快速進入結尾,讓人意外且唏噓不已。
我說不好自己讀了這本書喚起了我什么情緒或者說引起了什么情緒變化。我只覺得我很喜歡這個故事。它就像我們身邊的人、身邊的物、身邊的事,那么熟悉,又那么令人驚訝,令人唏噓。
我覺得好的故事,不需要一定要告訴我什么道理。記錄一方水、一方人、一方情,足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