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分享者:島主 朱子先生 ? 大咖答疑:張峻豪
朱子先生曰:橙子學院攝影島,是為美而生的,攝影就是發現美,發現美就能愛上生活。大家登島了,離美就近了一步!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們組委會將會陪伴大家,咱們一起成長,讓朋友圈更美,讓生活更美~
攝影島的玩法:分強制性和鼓勵性兩種~
鼓勵性玩法
1.鼓勵大家加入到【每日壹圖】的計劃中來~
?【怎么玩】
? ? 可以看看島主是怎么玩的【每日一圖】的http://www.lxweimin.com/p/e10328e99c49?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1
? ? ?學而時習之,相信進步從持久的實踐中來。
? ? “其實很多人都在堅持每天一張照片。有的發在朋友圈,有的發在簡書,有的發在圖蟲網,不管在哪個平臺,以什么樣的形式,都建議大家在發圖片的時候,加上描述的文字。因為照片是要有思考的,是藝術品。如果沒有文字描述,可能思考就會少很多,以至于隨手拍一張照片,就草草應付了事。所以一定要思考,要知道你要拍的是什么?”
? 【聽說過幫你提升還給獎勵的嗎】
? ? ?看這里
? ? ?堅持下來的同學有獎勵哦,有獎勵哦!
? ? ?66天不間斷,會得到朱子先生小班訓練營的機會哦~
? ? ?連續三十天,可以得到攝影島組委會連續一周的一對一點評機會~
? 【島主溫馨提醒】
? ? ?建議大家不要想很多,直接去做就行,不用考慮天數如果圖片文章質量高,會有額外獎勵哦,也可能會縮短時間哦如果你真的堅持下來了,你會發現你得到的,比獎品更多
2.鼓勵島民申請分享
? ? ? ?攝影島為你提供舞臺,講自己的攝影之路
3.每周一圖(推薦平臺:簡書)
? ? ? 每周一圖專題,每周的主題都不一樣。大家可以借這個專題來給自己找拍攝的題材。不管是寫文章還是拍照片,可能大家都面臨這樣的問題:沒有選題,不知道寫什么拍什么,所以有的人為了寫文章,會每天跟讀者互動,來找到自己寫作的素材
強制性玩法
? ?每月,至少兩次,圖文打卡,不限制字數。
? ?不論照片拍得如何,用心拍,哪怕照片拍的很差,但是文字描述可以看出你的用心程度
【玩法總結】
鼓勵性:
1,每日一圖,加文字描述
2,攝影每周一圖專題投稿
3,鼓勵大家積極做分享
強制性:
每月至少兩篇圖文
另外,可以組織線下活動,一個城市的小伙伴可以一起搞外拍~
而且,組委會也會邀請一些厲害的攝影師來做分享。
總之,我們的使命是:引導并陪伴。
還有重頭戲哦
一個組織,厲害的地方在哪兒?
在于,讓組織里的人得到成長!
所以,攝影島組委會有意向培養一批比較厲害的攝影師。
幫助大家成V,做分享
以上內容,島主會在簡書建一個專題,大家寫了之后投稿到專題里,可簡書搜索【橙子學院攝影島】
島主攝影技巧分享
關于攝影的一切,都有可能會講到。
攝影技巧分享:假期出游都是人,怎么拍出美美的照片http://www.lxweimin.com/p/2d740c881926?utm_campaign=haruki&utm_content=note&utm_medium=reader_share&utm_source=weixin&from=groupmessage&isappinstalled=1
朱子先生攝影之路分享
攝影是一件美美的事兒,要做起來其實并不難。看島主送大家的十五字箴言:
【大咖答疑】 ? 答疑大咖:張峻豪老師 ?國家高級攝影師、貴州省攝影家協會會員、貴陽市青年攝影家協會副主席,貴陽叁視壹生影像服務社的創始人。
1.【島友提問】島友 金珈羽-7679 提問:作為攝影初學者,沒正歸學過美學,之前有跟拍兩年學習攝影經歷,目前感覺處在一個瓶頸期,構圖、光影等技巧不能靈活應用,特別是有時候想象的自己拍不出感覺,無法準確表達,該如何突破呢?
【大咖解疑】
1.了解攝影語言:影調,光線,色彩,構圖,角度等
2.讀作品背后的故事:用攝影講故事,表達,可以先看看優秀的攝影師是如何表達的,推薦攝影師:秦偉,薩爾加多
3.玩轉自己の相機:靈活掌握對基礎的應用
2.【島友提問】島友 嗷嗷398 提問:作為野生業余愛好者,有哪些把照片變現的途徑?
【大咖解疑】
1.技術過硬
2.題材新穎
3.視野獨特
具體途徑:
第一階段:投稿 | 出書 | 教學 | 賽事
第二階段:講座 | 帶團
3.【島友提問】島友 滴滴7276提問 請問老師拍人像到底是仰拍 俯拍 還是平拍比較好啊?拍人像一般用多少焦距?
?【大咖解疑】
? ? 具體人像拍攝是仰拍俯拍還是平拍,最好的一種方式,一定是最適合這個被攝者。考慮這個被攝主體的狀態,舉個例子,被攝者高度一般,那么你要想把它拍高,肯定由下往上的。這種仰拍會更好一些。而如果要表現一些可愛的狀態,從上往下的俯拍有比較合適。至于平拍,要求模特本身比較優秀,平拍效果都會比較好看。那么什么時候是必須用平拍,類似于比較正式的,形象照之類。關鍵點還是不同角度它的視覺語言是什么。
? ? ?關于說到焦距這個話題。焦距,什么叫做標準焦距,五十毫米。它是等效四十六度的視角,和我們人類的單眼視角是比較一致的。它隱含什么意思呢,超過五十毫米以上的焦距。會呈現一種向中間聚攏的透視效果。而比五十更廣的角度,則是呈現一種向四周拉伸的視覺效果,如果說拍一個人想把他拍的很高,肯定是要利用廣角的變形來拍他。那如果說要把一個人拍的比較正常一點,那就是五十到兩百以內,超過兩百向中間聚攏會是包子臉的效果。所以說,再從這個角度來說,很少能看到有哪個攝影師會用兩百毫米以上的焦段去拍人像。比如說八百毫米的,然后你再湊近拍個半身像或拍個特寫,你會發現他的五官整體會變短很多。
4.【島友提問】人像的角度跟距離有關系嗎?
?【大咖解疑】
? ? 人像的角度和距離,還需要考慮焦距,和你要表達的東西,例如環境人像,為什么有人說拍人像或人像攝影師。基本要必備兩顆鏡頭,一個三十五毫米和八十五毫米。三十五毫米往往是用來拍環境人像,就能夠有人像又有環境。而八十五毫米拍人像則基本上是要去掉去環境化。比如說為什么八十五毫米要配的一個大光圈來拍,背后就是一團虛。其實就是要營造一種夢幻的效果。然后去除環境的影響干擾,然后讓注意力更多的集中在人的身上。這個問題還得要深入去具體分析才能夠得到更好的一個答案。但是從初步來講,要是拍環境人像,通常情況下,用三十五到五十毫米的焦距。然后距離在三米左右來拍,效果就比較好。而如果要拍,所謂特寫人像或者人物肖象。用五十到八十五毫米的焦距。然后拍攝的距離可以控制在兩米左右,半身像到頭像這個范圍內拍,然后把背景虛掉就行,如果說有機會用到閃光燈那效果就更好了。
5.【島友提問】為什么膠卷拍出來的照片更有感覺?
?【大咖解疑】
? ? 所謂膠卷洗出來照片,整體上比數碼的更有感情更好看,首先玩膠卷,對于大多數愛好者來說就是一個玩情懷,所以說當然有更多的情感期待。
? ? 其次膠卷它洗出來時候。它的寬容度和發色表現。相對于數碼化的東西(只有黑和白),所謂的膠卷,還帶有一點點隨機性的里面。這些不確定性膠卷拍出來一張照片洗出來感覺會比較有意思。
? ? 還有一點,在膠卷攝影這塊,不會像數碼照片摁得那么勤。會有更多的思考。那這種東西最終體現出來就是你是有想法的。而且洗的時候還特別的寄予一些厚望。取決于沖洗時的工藝,比如藥水兒這些東西的特性。然后最終才出來,這么復雜的過程,情感上已經超過數碼。但在分辨率或者解析度這些指標上來說數碼是遠勝于膠卷的。
6.【島友提問】連拍會有損畫質嗎?
?【大咖解疑】
? ?物理角度來講,不會,但是可能會錯失精彩瞬間。比如連拍,每秒5-8張,每一張之間的間隙,可能會錯失精彩瞬間,最好是提前做出時間預估,抓拍效果會更好。
? ?干貨滿滿,趕緊上島吧,知信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