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即出發——記武功山游
期待已久的五一假期到了,早在半個月前就計劃去萍鄉的武功山。揣著車票的那一刻便開始了我們的旅程。因武功山離萍鄉市區較遠,故我們要先去當地城南的一個車站轉車,大概是因為車站比較小型,車站的設計也比較有意思,車子與候車處只有一個柵欄的距離,沒有售票處。
途中,一排排藍頂白墻的小樓房映入眼簾,與藍天白云融為一體,清新別致。而后到了武功山服務區,據工作人員說,要到山腳下要轉車。正打算去轉車的我們突然被當地熱情的大叔攔截下來,邊說邊走邊拽著我們,說給他二十就幫我們從小路逃票上去。猶豫了一會兒,還是跟著他上車去了小路方向。到了小路入口處有一片賣副食品和煮飯的臨時鐵棚,一開始我們跟著一個登山團隊,正要朝著他們走的方向跟過去,這時店里的阿姨對我們說:“小伙子,他們是去吃飯的,你們應該往你右邊那條路走。”謝過阿姨后我們開始了登山之旅。旅途中總會遇到那么些人——和你素未謀面,但卻有著共同目標。盡管走的是小路,在路上還是遇到了許多人,有比我們年齡小的高中生,有與我們年齡相仿的大學生,還有年長的老人,最讓我驚訝的是還有寵物狗。三個高中生是萍鄉人,當聽說從這條路到頂要七個小時的時候,他們其中一個人說:“爬完這次山我今年可以不運動了。”原來他把今年的運動量進行了透支;與我們年齡相仿的那些大學生是從株洲跟著旅行團來的,也就是這個團中有人把寵物和寵物的家帶來了。但令我映像最深的是那兩個老人說的話,他們說,年輕人,不要急著趕路,以趕路為目的旅游是很難欣賞到真正美麗的東西的,為何不停下來坐一坐,用心去欣賞大自然帶給我們的禮物。是啊!我們因為匆忙錯過了多少美景啊!
小路大部分的路是順著溪流而行,常常是從溪流的這邊,翻越無數的溪間石塊至溪流的另一邊。翻越溪流時,首先被其清澈的水震撼,向溪底看去,你會有種沒有水在那的錯覺;其次是為其嵌在水流之間的石塊所驚訝,大塊挨著大塊,小塊鑲于中間,配上涓涓細流,別有韻味。趟過無數的溪流,剩下的是有人工用最原始的小石塊鋪成的崎嶇陡峻的路。歷時四個多小時,我們到了絕望坡,這才算上了正規的路,人也多起來了。我們看著剛剛和我們一起走小路的團隊隊伍只剩下尾巴的時候才繼續和那三個高中生一起上路的。五個人就這樣又翻越了幾個山頭。而后,天色漸晚,他們三個找了地方扎營住下了,而我們沒帶帳篷,本來計劃在上山租,誰知,經過的第一個客棧因為人太多,住房,帳篷都被租完了,我們倆不得不前往下一個地點,將希望寄托在下一個地點。
上帝還是眷戀著我們的,我們在下一個客棧點——望月賞日坡成功租到了帳篷。大概是因為第一次住帳篷的原因,內心竟然無比激動。帳篷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搭好了,我們卸下行李,轉眼望去,兩山的虎口處的天空已經是霞紅一片,在眾多的霞云間,一顆發著佛光的珠子正在緩緩下落,是的,我們幸運的趕上了夕陽。
夕陽一點點的下落,由整個變成了四分之三、二分之一,四分之一,每個人都想留住這美麗的瞬間,擺著各種姿勢與它合影,有拿著登山棍擺出一副要射日的姿勢,也有想方設法把太陽玩弄在掌心的。也有如我們,肩并肩坐著希望時間可以定格在這一刻的。柔和霞光的映照下并沒有那種“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悲傷。相反,照在每個人的臉上,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金燦燦的希望。夕陽漸漸隱退了,留下天邊的一片橘紅,依然照亮著整個山頂,也投射在山上的帳篷上,讓帳篷熠熠生輝。漸漸地,星星顯現,一顆,兩顆,三顆……忽然看見一弦小月,吐露出象牙白。再放眼向對面的山頭望去,錯落有致的帳篷里發出的微光,讓人感覺是星星太調皮,離開天空到那座山頭落腳。好久沒有看見那么澄澈的天空以及這么純潔的夜色。天色越來越黑,星星也越來越多,越來越亮,月牙兒在越發加黑的幕布中更加明澈,感覺它要一躍而出,直直躍進你的眼睛深處。
盡管舍不得這優美的月色,但山上風越來越大,氣溫也越來越低,而且我們也困意漸起。本以為一天的旅行下來可以睡個好覺,誰知睡著睡著感覺自己一個勁的往下滑,防潮墊好像涂滿了潤滑劑,而后風越來越大,險些將帳篷吹走,我就這樣用手抓住帳篷,醒醒睡睡,睡睡醒醒,或許是動靜太大了,將身旁睡著的他也驚醒了。最后兩個人在又驚又困的情況下過了一晚。
翌日,在那個客棧洗漱過后,我們繼續我們的登頂計劃,一路上,有許許多多的分岔路口,讓我們不知所措,幸好途中有許多驢友,詳細一問,他們說,其實每條路都是可以通往山頂,只是路程,風景會有所不同,只是看你如何選擇。這和人生的道路是一樣的。又再走了兩個小時的非常規路后,終于踏上了常規路線,由泥路變成了水泥路,一路上人越來越多,突然看見好幾個小朋友興奮的爬著,這時朋友就調侃起來,說,看小孩子都爬上來了。心中有些佩服又有些慚愧,于是像被打了一劑雞血,打起十二分精神奮力前行。
記得《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中有這樣一句話:“當你想做某事的時候,全宇宙都會助力你實現。”登上山頂是我們的目標,但就再快登到山頂的時候,我胃病又犯了,男友見我如此痛苦,轉頭對我說,我們從那條路下山吧,不登頂了。但我想堅持下來,對他說:“我都沒說放棄,你也別說放棄。”于是他問了登頂的意義,就我個人覺得登頂是一個目標,而爬山是一個過程,我希望我經歷的這個過程會有一個結果,而且盡我所能達到自己預期的一個結果。而他說雖然山頂只有一塊石碑,但登頂是一種信念,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經歷。帶著我們各自的堅持,我們在十一點左右成功登頂,大概所有登上頂峰的人都會為自己的堅持而感動和自豪吧!在山頂,一個一個團隊,一組一組登頂成功的人爭先恐后的與那塊刻著“金頂”兩字的石碑合影,以此證明登頂成功。
在山頂休息了一陣,我們開始下山了,這次走的是人工修好了的木橋棧道,棧道是沿著峭壁而修的,雖然是木的,但很結實,你若往下看,會有一種隨時往下墜的錯覺。想想這些建這些棧道的人是多么不容易啊。我們一路下坡,到了一座晃橋,起先我是死活不敢上,還沒上之前就感覺雙腿發軟,心跳加速,但還是想挑戰自己,于是上了橋,本來不感覺特別晃,突然幾個小孩沖上來,拽著橋的繩索使勁晃,并從一邊的繩索蹦到另一邊,整個橋就陷入了嚴重晃動的局面,第一次感覺心都要提到嗓子眼了。過完晃橋,我們就特地去看傳說中的透明玻璃棧道,我以為有好長一段都是玻璃,但走近是一塊幾平米的懸空部分,有些失望,但也有些驚悚。而后的一幕讓我更加震驚,我看到了由人力抬的轎子,看到人坐在簡陋的轎子把他們的臉都壓紅了的時候,心里有種說不出的痛苦,但想想或許那是他們謀生的一種手段。不知道他們在那時會不會有賣炭翁身單盼天寒的矛盾。心里不禁升起五分敬佩和五分同情。
體驗完這些景點,下山的路途已經走完一半了,但是我感覺體力透支了,下山的時候腿一直抖,但當你心里有堅持的信念,身邊有重要的人時,你就會有充滿前行的勇氣。在男友提議說實在不行坐纜車下的山的時候,我想我應該可以在他的鼓勵和陪伴下繼續前行,即使會走走停停,即使會慢如蝸牛,即使會體力透支。但是那種希望兩個人可以相扶相持,就像《夏有喬木雅望天堂》里說的:“一個人可以走的很快,但兩個人可以走的很遠。”我希望可以走得遠,而不是如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一樣總是處于趕路狀態。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那種心靈一瞬間被一個舉動所觸動,那種不可名狀的感動,你可能會一輩子記得。快到山腳的時候,我感覺手腳不受控制,難以站穩,這時有個人二話不說將我背起,在爬了近兩天山的情況下還背著我這個八十來斤的人,心都要被他融化了,頓時鼻子酸酸的,視線模糊了下來。經歷了重重困難,我們完成了兩天的徒步之旅,到達山腳下的時候,自己都被自己的堅持和勇敢所感動了。
朋友,年輕即出發,年輕既瘋狂,有時間多了解一下世界真的很棒,在旅途中你會收獲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