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塊的機器人是怎么拼起來的?

最近帶女兒去了兩趟科技館,每次都帶回一個小玩具。先是一個八音盒,后是一個機器人。不過,打開包裝盒,里面有的只是一堆原料,都需要自己動手拼裝。

誰挖的坑誰來填。面對女兒那句嬌滴滴的“爸爸給我裝起來”,我當爹的自尊心迅速爆棚,擼起袖子,干!

相對來講,八音盒的拼裝較為簡單,此處略去不表。顯然,那個由250塊(唉,這數字倒也是挺別致的)塑膠積木拼插起來的機器人,更具挑戰性。

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第一次做這種手工細活的我,經歷了不懂示意圖、錯了拆開重裝等重大磨難,終于在耗時三個小時后,完成組裝。

巨大的成就感,也幾乎讓我忘掉了腰酸背痛之苦。輾轉反側之際,我覺得有必要總結一二,一來是因為以后類似手工活不會少,二來也希望對別的家長有所幫助,至少可以少走點彎路。

訣竅一:分門別類不可少

面對五顏六色的一大堆積木,我做的第一步是按照示意圖標的數量,把每一種都挑出來排好。在這個過程中,我也調動了女兒的積極性,讓她跟我一起找。【注:女兒不到三歲半,讓她自己安裝似乎不切實際,玩具盒上寫的適用14歲以上兒童。雖然不能參與最后組裝,但讓女兒所能及地參與一下,也算是這個玩具不是給我買的而是給她買的。】

這一步耗時并不短,但磨刀不誤砍柴工。將不同顏色形狀的積木一一碼好,下一步安裝時找原料就便捷了不少。另外,擺放過程,也是對各種積木的一個了解過程。

此外,我在分類的時候還發現一個現象,就是每種積木的實際數量比示意圖上多出一個。因為以前沒有玩過這樣的積木,我猜這可能是一種“行規”,以防止丟失找不到帶來的數量不夠等問題。

訣竅二:看圖識圖很重要

分門別類結束后,我迫不及待地開始組裝。很快,我就把圖1的形狀拼好。可是,問題很快就來了,圖2該怎么拼?圖2的底座那一堆是哪來的呢?是來自圖1嗎?為何顏色不一樣呢?

此時,女兒還在我身邊“監工”:“爸爸,怎么還沒裝好啊?”無疑,女兒的督促加重了我的迷惑。剛才的激情開始出現熄滅的征兆。

怎么辦?不止是圖2,圖3的底座是怎么來的?后面的圖形越來越高,怎么弄的?

或許,是我對女兒的愛感動了上天。在經歷了十幾分鐘的停滯不前之后,我突然開竅,每個圖下面部分都是灰色,而上面是彩色。意思就是:灰色部分是前一步驟拼裝的結果。雖然它其實是有多種顏色的,但為了識別新舊,所以在后一張圖中顯示為灰色,只有需要新裝的才顯示彩色。

思路一通天地寬!看圖識圖這一關過了,我已經成功了百分之五十。剩下的,就是耐心和時間的比拼了。

訣竅三:有錯即改不能等

安裝過程中,我還有兩次重大返工,害得我一度想放棄。

第一次是因為沒有認真看圖,導致選材錯誤,該用雙排六格的用成了八格,結果導致兩邊不對稱,機器人兩個胳膊其中一個無法安裝。無奈,只好拆了重裝。

第二次重裝還是出在兩條胳膊上。本應該是一樣的,結果我發現卻不一樣。本想把錯誤的一個,能少拆點就少拆點,但最后發現還是按圖從頭重裝最省時間。

兩次重裝我有幾點小教訓:第一,很多部分都是對稱來的。如果發現有不對稱的,要敢于懷疑,仔細對照示意圖查看是否選錯了材料。第二,除非對圖形已經非常熟悉,那樣可以小拆。否則,還是直接大拆,然后按圖從頭重來比較省時省力。切記,拆的時候別想著省事。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條,有錯即改,千萬別想著等后面再改。積木這玩意兒,越累越高,越錯越遠。小錯或許還能改,真到最后再大動,你或許真的就沒有耐心了。

訣竅四:一鼓作氣效率高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安裝積木不是打仗,但最好也是一鼓作氣搞定它。或許你還有重要的事情沒有做,或許還有精彩的數沒有讀,或許也沒有或許……

無論如何,幫孩子把玩具組裝起來,這即便不是家里的頭等大事,也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該花的時間不會少。所以,為了保持更高的效率,還是一鼓作氣比較劃算。

當我拼好時,女兒已經睡下。我想了想她第二天早晨起床看到機器人的樣子,心滿意足地笑了……200多塊的我能裝起來,500塊的也不怕了!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