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年,孫儷娘娘演的《甄嬛傳》一度霸屏。隨著《甄嬛傳》的熱映,中華香道也漸漸被焐熱了。其中出名的幾個比如華妃的“歡宜香”,太后拜佛時用的“檀香”,還有制香專家安陵容為了吸引皇上,做了一款神奇的香——鵝梨帳中香。
相傳,鵝梨帳中香的專利權屬于南唐后主李煜的小老婆小周后——周薇。提到小周后,就避不開她的姐姐大周后周薔。周家姊妹取舜帝二妃之名為小號,姐姐小名娥皇,妹妹小名女英。也許是命中注定吧,姐妹倆也要共侍一君。
李煜18歲娶了周薔為妃,李煜登基后,她就做了皇后。周薔既美麗又是才女,據陸游《南唐書》載:她精通書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元宗(李煜父親)賞其藝,賜以焦桐琵琶。后主作念家山(詞牌),周后亦作邀醉舞。二人曾重訂霓裳羽衣曲,清越可聽。可惜好景不長,沒幾年周薔就病倒了,病篤之際,其妹周薇奉詔來宮中侍疾。
李煜到底是一代帝王,美人病倒了,心里不痛快,偏偏這時小姨子周薇出現了。
一日午睡之后,李煜心血來潮著便裝去看望周薇。來到寢室門口,室內一片寂靜,原來小姨子午睡未醒。只見周薇身著薄衣躺在繡榻上,那醉人的曲線隨著均勻的呼吸慢慢起伏,一頭秀發散鋪在錦床上,室內熏香混合著少女特有的體香一縷縷地傳來。直看得李后主胸襟蕩漾,他剛想退出來,卻不料碰響了珠簾,發出清脆的聲音,雖然不大而在他聽來卻是震撼心魄…… 周薇驚醒了,扭頭一看,李煜正尷尬地站在門口。
李煜回到澄心堂,一時心潮難平,便填寫了一首《菩薩蠻》:“蓬萊院閉天臺女,畫堂晝寢無人語。拋枕翠云光,繡衣聞異香。潛來珠鎖動,恨覺銀屏夢。臉慢笑盈盈,相看無限情。”寫好之后,便派宮女把這首詞送給周薇。
周薇對才華橫溢的姐夫早就非常崇拜,看到這首詞后,心中竊喜,尤其那一句“相看無限情”寫得多么含蓄,又多么濃烈,多么引人遐思啊!“劃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摹寫的是李煜與小周后的偷情生活。
據陸游《南唐書·后紀傳》說:“或謂后寢疾,小周后已入宮中。后偶事幔見之,驚曰:‘汝何日來?’小周后尚幼,未知嫌疑,對曰:‘既數日矣。’后患怒,至死面不外向。“
大周后本是聰明伶俐的人,馬上明白了怎么回事,妹妹來了幾日卻不來看自己,而這幾日李煜偏偏怠慢了自己,縱然有娥皇女英的先例,臨到自己這個將死之人身上,怎么也過不去心里這道坎兒,被丈夫和妹妹雙重背叛,她至死也沒有原諒他們。
大周后病歿,四年后,李煜與其妹周薇正式完婚,封為國后,史稱小周后。
小周后也是多才多藝的美女,不僅善于作詞、唱歌,而且精通香道,她發明了“鵝梨蒸沉香”,使沉香巧妙融合梨汁的清甜果香,芳香幽遠,沁人心脾。“鵝梨蒸沉香”是顛鸞倒鳳的必備品,起碼有情調,能刺激性欲,所以取名“帳中香”。也許那“繡衣聞異香”之香,就是小周后為了吸引李煜而作的鵝梨帳中香呢!
相信不少人蠢蠢欲動,想親手制作這款香。
首先,得弄明白“鵝梨”是什么梨呢?皮薄多汁、氣味香甜的一種梨。小編沒找到權威說法,香友們一般用那種黃色的圓圓的梨。
以鵝梨刻去瓤核,如甕子狀,入香末,仍將梨頂簽蓋。蒸三溜,去梨皮,研和令勻,久窨,可爇。--《補遺》
翻譯成白話:把鵝梨挖去內核,裝入按比例配好的沉香末、檀香末,密封,然后上火蒸三遍,蒸過之后,把梨皮去掉,梨肉連同其中的香末一起研碎、和勻,做成餅兒、丸兒,經過“窨”的程序之后,就可以焚燒。
沒幾年,南唐被宋給滅了。李煜和小周后被擄入汴京,李煜被毒死了。趙匡胤尊重小周后,封她為”鄭國夫人“。然而,宋太宗趙光義卻垂涎她的美色,逼著她先是陪宴侍酒后又強擁她入帳侍寢,甚至還讓宮廷畫師畫了下來,于是便有了中國古代最著名春宮圖之一——熙陵幸小周后圖。
小周后終因經不起國破家亡與絕望驚懼的折磨,一代佳人香消玉殞,悲慘地離開了人世,然而她的佳作”鵝梨帳中香“卻流傳至今,讓我們遙想當年的宮廷中風雅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