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9.1 278 感賞 讓孩子感受到被擁護、陪伴與理解

31日兒子去報到那天,新班主任查出,全班只有兩個同學沒有完成暑假作業。兒子是其中一個,老師找兒子單獨談話了。

兒子回到家后,并沒有顯示出很沮喪的樣子。我先是跟兒子了解另外一個缺作業的孩子的情況。兒子說,是一個上課很愛睡覺的男孩。成績是墊底的,但不見得不聰明,只是上課愛睡覺。都這個時候了,感賞兒子還記得維護自己的同學。

我對兒子說:沒關系,兒子,我們現在趕緊把作業補完就好了。所剩的作業還有多少?兒子說:沒多少了,一點點。我說:有沒有媽媽可以幫到你的,你盡管說。兒子說:不用。

兒子可能見我態度一直都很好,并沒有責怪他的意思,他主動說:老師看了看我,說我并不像那種不完成作業的孩子。我順勢接話說:就是啊,我兒子就不是愛缺作業的孩子嘛。

后來,兒子一直到晚上出去吃了飯回來才補作業,這期間我也沒說他。只是拉著兒子的手說:“兒子,不管別人怎么看你,媽媽永遠都不會嫌棄你。媽媽一樣愛你。”

兒子在房間里呆了一個多小時,不但一口氣把作業補完了,還按老師要求把開學第一天要上的內容預習了。

9月1日是開學第一天,感賞我六點準時起床給兒子做了豐盛的早餐。做得有點多了。兒子吃了火腿、煎雞蛋和喝了一些奶昔,吃每一種我都告訴他:兒子,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不要勉強,吃不完就剩下媽媽還可以再吃。

不像以前,我是一定要求他把我準備的所有的早餐都要吃完,不然不給走。我記得兒子初一有一次就是這樣,我硬生生拉住他,不準走,愣是把他給弄遲到了。鬧得雙方都很不愉快。

兒子出門前看了看我給他準備的包子和牛奶。說吃不下了。我說帶上吧,萬一中途餓了呢?吃不完帶回來就是。兒子想了想,就帶上了。中午回到家,我問兒子后來的那些包子牛奶吃了沒有。兒子說,吃了。我問他什么時候吃的。兒子說,是在開完校會后,回來吃的。耶,成功!

今天下午我回到家,兒子已經比我先回到了家。他在玩手機,我好心提醒說:兒子,晚上有《開學第一課》要記得看哦。兒子說:不看!我一聽語氣不對,似乎臉上有點不高興。我靠近他,慢慢說:兒子怎么看上去有點不高興。兒子說:沒什么呀。他一直否認,但是臉上就是有點情緒的樣子。我說:有什么事跟媽媽說,媽媽也許可以幫你。兒子還是說沒有。還對我做了個鬼臉。我說:今天老師批評你了?有同學欺負你了?兒子都搖頭。我心里在猜,是玩游戲玩不過人家?但是看,兒子當時沒在玩游戲。我只好說:兒子,有什么事一定要跟媽媽說,不要藏在心里。一定要記得,媽媽是站在你這邊的。兒子點頭,然后就繼續看視頻了。

雖然兒子不跟我說有什么事,但是我感覺他沒對我的提問不耐煩。我一跟他說話,他就會按下手機視頻的暫停鍵。我跟他說到補課的事情。他也沒有不高興,而是和我好好商量。

兒子像這種回家后有點不高興的情況,以前也出現過幾次,兒子應該是有什么心事的,只是不愿意跟我說。這時候我應該怎么做呢?繼續追問似乎也不妥,不管不問了,心里又有點擔心。后來我想想,兒子這么大了,有些事情,也許他需要自己消化掉,不是每件事都要大人幫助的。感賞我及時打住,留時間和空間給兒子自己成長。

老公下班回到家,做好了飯菜,叫半天兒子沒動。老公發火了。這下,不小心觸到了兒子的某根神經,冷著一張臉,就是不來吃飯了。我勸也不行。后來,我們就不勸了。唉,這個爸爸,也不懂得察言觀色一下。后來,老公走后,兒子坐在餐桌前狼吞虎咽。我看到他吃飯了,馬上問:需要媽媽再做碗面條給你吃嗎?兒子搖搖頭繼續埋頭吃,然后去乖乖洗了碗。感賞我隨機應變,知道兒子當下最需要的是什么。

兒子這兩天跟我感情特別和諧,毛都變得柔順了很多。不再渾身長刺了。這會不會是與我這段時間的態度和語言有關呢?

從下午到晚上,我看到他玩手機時間長了點,又不好直接勸他。所以我上前,很真誠地對他說:兒子,爸爸已經同意把電腦主機換最好的了,這樣你就可以玩剛買的那款電腦游戲了(因為我家電腦主機配置不夠高級,所以兒子剛買的那款游戲玩不了。我已經教他如何說服爸爸了,他一定覺得我和他是一邊的。)兒子聽了很愉快地點點頭。我趁機說:那我們說好的,電子設備一下子玩的時間不要太長,你可以做到的對嗎?兒子說:是,我把這點寫完就好了。原來他在寫小說。

今天下午時,我提醒兒子晚上要看央視一臺的《開學第一課》兒子一口回絕了我。所以,晚上當我看到時間到了的時候,我把電視打開。對兒子說:兒子,這樣吧,我先把電視開著,你看不看沒關系,能看一點是一點,畢竟是老師布置的作業是吧。兒子看了看我,點頭說:嗯。盡管我把電視的音量調得很大,他也沒意見。耶,我又成功了!

現在兒子正在津津有味地看《開學第一課》我剛才假裝去客廳瞄了一眼,然后大驚小怪地說:這是誰呀?兒子回答:圍棋冠軍和阿爾法機器人。然后我就跑回我房間寫日志去了。后來我又跑出來跟他一起看機器人和小朋友鋼琴比賽,看到有趣的地方,兩人還樂得直討論。

感賞這兩天兒子的變化真是太大了!因為我在變^_^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