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同樣在創業的朋友聊天,他們的投資方也在,大家聊到了“風口”。投資方說,“據他們投資分析,未來幾年有三個方向的風口,一個是AR,大趨勢;一個是K12知識教育里分離出來的素質教育,它的占比會越來越大,逐漸占到K12年齡段教育的50%;第三個是旅游,新的更適合年輕人且注重品質的旅行方式”。朋友做的正是青少年素質教育,所以他們投了。接著大家開始討論,AR必然是大趨勢,只是它技術壁壘太強,需要技術的積累和大規模資金的積累,所以明明是趨勢,卻和我們一般的創業者和投資者都沒有關系……
不由想到,前些日子和另外的朋友聊天,他是前幾年自己創業做廣告公司,被上市公司并購后,套現幾千萬開始尋找新的機會。他對我說,“廣告領域下一個風口在智能電視情境廣告”。他覺得我現在做的社交視頻營銷并非真正的風口,也不太能做出多大的規模。我對他說,“無論智能電視情景廣告是不是風口,也許就是,只是這個風口不適合我。有些風口是時代的風口,但作為一個數十人的創業公司,我們未必抓的住”。
創業一年對于創業的感悟:剛開始創業前,總喜歡聽別人說說風口,聽別人討論下機會,覺得可以更好的找到自己創業的切入點;真正創業后又覺得很多風口和機會離自己很遙遠,更愿意思考適合現有團隊規模,團隊特點,經濟能力的機會,因為風口屬于整個時代,而創業屬于是否有明天;待找到了適合現有階段的機會,團隊在正常運轉,產生正常的流水和利潤,又開始思考下一個機會,但多了自己的判斷邏輯,不像之前覺得別人的想法都可以實現,現在會覺得起碼準備創業的百分之八十的想法都有了bug 。所以決定是否能成功的是別人解決bug 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