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讀大學的時候,我不喜歡看學校圖書館里的書,覺得都很老舊,書頁都是發黃的,散發出一股霉味。這還是其次的,最關鍵的是我挑來挑去都找不到一兩本特別感興趣的想看的,都是老掉牙的書,一點都不對胃口。
但我很喜歡圖書館里的閱覽室,喜歡看那里的各種雜志和報紙,尤其是雜志,很多都是我愛看的,覺得蠻對胃口。
除了閱覽室,另一個我很喜歡去的地方就是學校大門口的書店。書店不大,也就十平米不到,來來往往的都是校內的學生,老板娘就坐在門口的一張簡易的桌子圍起來的小空間里。那時候還是用手寫的復寫紙開單據,一式兩聯,老板那兒留一聯,租書的人留一聯。
租書的押金是十塊還是多少我忘記了,租金是一本一天五毛。比如你5號租,8號還,那就是4天,兩塊錢。那時候我經常一次性租兩三本一起看,然后快馬加鞭地、緊趕慢趕地趕緊看完了拿去還,因為多一天就要多出一天的租金。為什么不每次只租一本?因為我怕我下次來了找不到那本書了,被別人租走了。其實每次只租一本是最省錢的。
我記得那時候有一套春風文藝出版社出版的布老虎叢書我特別愛看,從書背后的目錄里我得知它是一整套,一套里面有很多本,是不同的作家寫的,有鐵凝的張抗抗的余秋雨的等等。可惜那小書店里沒有湊齊整套,顛來倒去就是已經被我看過的那幾本。我總是期望老板娘能進貨,把另外幾本也弄回來。
那時候不像現在,想看什么書想買什么書只要到上海圖書館一搜馬上就搜到了,就可以借,或者自己在當當網上或淘寶上買就行了。那時候沒有這些途徑,所以直到畢業我都沒能完整地看完整套布老虎叢書,心里充滿了遺憾。
而這幾天,我從上海圖書館的電腦里把一整套布老虎叢書全都搜出來了,一本不落全都借回來看了,哈哈。大學時代曾經留下的遺憾終究是彌補了,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