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開始使用idea 來寫java項目了,這個很流行,相比Eclipse方便了很多。功能多了,相對應的使用的復雜度也較高了,因為網(wǎng)上很多的使用和創(chuàng)建項目的簡單教程,都是基于老版本的,每個新版本都有不一樣的更行,對于使用小白來說,這個還是很難跟這教程一步一步的走下去,也許因為頁面不一樣,也許因為入口不一樣了,各自各樣的不一樣都會給小白增加相應的難度。寫這個主要是為了方便自己,希望能順便給那些和我一樣的小白一些幫助吧,廢話不多說了,上干貨。
創(chuàng)建maven項目
File ——> new ——> Project ——> Maven (注:Idea中的module就是項目,等同于eclipse的project)
圖片001
注意: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地方有兩個app,選擇maven-archetype-webapp,next
- 如下圖,填寫groupId 和archetypeId
網(wǎng)絡解釋:GroupID是項目組織唯一的標識符,實際對應JAVA的包的結(jié)構,是main目錄里java的目錄結(jié)構。
ArtifactID就是項目的唯一的標識符,實際對應項目的名稱,就是項目根目錄的名稱。
一般來說,包的命名習慣是域名的反過來,加個公司或者個人的名稱吧,個人習慣。www.demo.com -> com.richard.demo; 那么都知道,test是項目名稱,也是在最后面的,所有項目組的唯一標識符(groupId):com.richard, 項目的唯一標識符(ArtifactId)demo. 這樣你就知道大概對應填些什么東西了。 next
圖片002 - 如下圖,這一步,選擇你電腦上安裝的maven,如果你還沒有安裝maven請自行去下載安裝,maven的安裝不包含在此教程中,點擊next也可以的,但是可能創(chuàng)建完成之后會下載一些東西,然后導致比較慢,所以我看到寫一下。點擊有框出來的那個加好,輸入對應的name和value,然后點擊OK。next.(推薦加一下,我試過,在不加的情況下會生成很慢或直接就失敗了,不會生成相關目錄)
來自網(wǎng)上的解釋:
archetypeCatalog表示插件使用的archetype元數(shù)據(jù),不加這個參數(shù)時默認為remote,local,即中央倉庫archetype元數(shù)據(jù),由于中央倉庫的archetype太多了,所以導致很慢,指定internal來表示僅使用內(nèi)部元數(shù)據(jù)。
圖片003 - 如下圖,填寫project name和module name, module name默認和project name 一樣的,但是如果這個項目只有這一個module,不改無所謂的,如果有很多的module,那肯定是修改一下咯。
在maven管理的project下面,可以有很多個module的子項目。有點類似一個包里面可以有很多個子包(個人是這么類比理解的)。 finish.
圖片004 - 項目結(jié)構圖:
- 你看這個圖中src目錄中是卻少java文件夾和test文件夾的,需要我們手動創(chuàng)建。
圖片005
記得點擊一下Import Changes Enable Auto-Import
配置tomcat和jdk
-
然后在右上角點擊那個下拉框,再點擊Edit Configurations(去設置運行環(huán)境)
圖片006 - 點擊左上角加號,然后往下滾,找到tomcat server, 然后選擇local(選擇本地的tomcat),然后配置,最好配置綠色般的tomcat和電腦安裝的jdk
圖片007 -
然后切換到server旁邊的Deployment屬性框,選擇項目,填寫訪問路徑
圖片008 -
好,我們啟動tomcat,點擊tomcat8右邊的小箭頭就好了,會自動跳轉(zhuǎn)頁面。
圖片009
終結(jié):這個Intellij IDEA創(chuàng)建maven項目感覺不是那么容易的,我就遇到過創(chuàng)建后不生成相應src目錄,啟動tomcat無法訪問等奇葩問題,解決辦法,各種百度,最后成功解決方案是重新多創(chuàng)建幾次maven項目,看看各有什么不同。如果在配置tomcat那塊發(fā)現(xiàn)跟我這不一樣,那就有問題了,可能啟動不了,或啟動成功tomcat但卻無法訪問項目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