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內外兼修、雙商永遠爆表的胡歌在金鷹獎上的表現獲得好評稱贊,連私下不認識他的同行都轉發了他的獲獎詞贊賞。甚至有資深媒體人用“走向偉大的演員”形容他。
他的獲獎感言真誠而又讓人信服,讓人記憶深刻,啟發至深。
如下:
“這個獎杯我今天拿在手里,他并不代表我到了一個多高的高度,而是代表了,我剛剛上路。這是一條創新之路,也是一條傳承之路,藝術是需要創新的,但是追求藝術,敬業的精神,是需要傳承的。”
他提到的傳承與創新,適用于所有行業,所有區域,所有職業。當下,因為生活節奏加快,我們很容易做出“對和錯”的決定,很少去認真冷靜的思考,很少去想為什么。總會一個勁兒的去否定,再否定。在西方文化盛行的今天,我們對于自己的傳統文化,也選擇了否定,或者說放棄。
我們強調效率,選擇了一種很強硬的管理文化,企業實行kpl考核,但總會出現一些“水土不和”現象,很難出現“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的美好場景。
但有一家企業另辟蹊徑,選擇了“傳承與創新”,文化上傳承了儒家思想,技術上選擇了工匠精神。這家企業叫“方太”。
這本由周永亮、孫虹鋼合著的《方太儒道》,會帶你走進另一種空間,在鼓吹快速成功、弘揚金錢至上的今天,有一股清風文化叫方太儒道。這本書不能讀,只能細細品味,很多語言引人深思,很多句子直擊內心,很多段落讓你茅塞頓開。
有一種企業家精神叫“導人向善”。
方太董事長茅忠群說“優秀的企業滿足人的欲望,偉大的企業導人向善”。他用實際行動表達了一個觀點,一個企業家必須有大愛思想,懷著對顧客的愛,對員工的愛,對社會的愛,這個企業才會有創新的沖動,這就是人的良知。茅忠群說,偉大企業的四個特征:用戶得安心、員工的幸福、社會得正氣、經營可持續。
《方太儒道》共四大部分,共12章。
第一部分為從洋道到儒道:以道御術。從西式管理困惑的悟道,從強調制度到關注信仰,從他人灌輸到方太致知,深入淺出的道出了方太選擇儒道的原因、背景和方式,強調選擇儒道、推行儒道,但不生拉硬扯,于是出現了方太的“十字”箴言,即左手仁義禮智信,右手廉恥勤勇嚴。最后還刻意提示,別把儒家文化學死了。從方太的實踐看,最重要的就是學透、貫通、行動、持久。這八個字適用于我們每一個人,看到這幾個字的時候意識到我們每一個人,只要做到了這幾個字,特別的“持久”,總會有讓別人刮目相看的一天。
第二部分強調從權威到人格:為政之德。從三個方面來敘述領導力。人格,領導力之本,提倡做又人格魅力的領導者,就像北極星,強調領導力是行出來的。自省,領導力之體,三省吾身,成為管理習慣。致良知,領導力之魄,呼喚“致良知”的內在力量,通過微信群等方式,靈活自愿的分享心血修為。
第三部分從狼性到人性:有恥且格。總結出了道德是水,制度是管道,制度必須符合“仁義”的要求,以及如何用中庸化解利益沖突,得出不要狼性,要血性,不僅考核kpl,更要關注人心。將方太文化娓娓道來,文化即業務,“忠誠,禮敬,安人心”的方太原則躍然紙上,印在我們腦海里。
第四部分從競爭到仁愛:修己以安人。從管理層面的仁道經營,導人向善,修己安人,文章陳述:管理,更需要的是心的引領。
用心,是萬法之源。方太的一切創新源于愛,而愛,是儒家思想的核心。
偉大的企業需要兩個核心“創新和良知”。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熠熠生輝,傳承任重而道遠。仔細探究儒家文化的精妙,讓人不禁拍手稱贊,而《方太儒道》里的精彩和深入淺出,亦讓人回味無窮。
讀一本書,了解一個企業,悟出一番道理,學會管理和被管理之道,總有一種賺大了的心滿意足。
如果你和我一樣,期待通過文字來認識、探索、領悟一種境界,可以翻開《方太儒道》,保證你不為你翻開這本書而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