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虧吃的有價值才是”吃虧是福”。
“吃虧是福”是父母教給我們的一句老話。
造成了我們從小到底都形成了一個行為模式,就是凡事要忍讓,不要發作,受了氣也要憋著,受了別人欺負,也不敢口氣反抗,這是欺負你的人,并沒有感覺不到是他犯了錯,而是覺得你軟弱怕事;直到你有一天忍不住發作了,勇敢地表明了你的態度,對方對你的態度才有所改變,不會覺得你是“軟柿子”,可以隨隨便便在你面前說三道四,讓你沒有原因受到其他人的非議,承受著各種不該承受的壓力。
當你的行動改變了對方的態度的時候,你會開始懷疑父母親教你這句:吃虧是福“的含義。
吃虧當然不是好現象,他讓你忍氣吞聲,壓抑郁悶。尤其是當你決定退讓,那就等于選擇了一氣到底,一悶到底。“忍”字當頭一把刀,祖先造字的偉大就在這里,心在刀下的滋味可想知知。然而,凡事都是相對的,得亦是失,失亦是得,此道理用在何處都是千真萬確的真理。相比之下,后者比前者更可取,因為最終的“得”比最終的“失”要更有價值。不是常有人說“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真正的勝利者”嗎?這句話只是概括了其表象,其中的道理我深有體會。
其一:吃虧者并沒有倒下。
先不比大的,就比小草。路邊的小草隨時都可能被人踩倒,它倒下了嗎?行人過后,踩它的那只腳過后,它不是又站起來了嗎?當然,這里說的只是一時的現象,世上沒有哪只腳會長久地踩住一棵小草。人與人也一樣,他可能和你一時過不去,但不可能和你一世過不去。每個人都有各自的軌道,偶爾碰撞到一起,如果他的腳非得放到你的肩膀上時,無所謂,只要你在心里不屈服于他即可,這時你一定要有小草的腦懷,但同時一定要有大樹的志向。因為一個有志氣的人,決不會自甘倒下的,只要你的目光在藍天上,肩膀上一時的疼痛,又算得了什么呢?也許他這一腳,正好激發了你更要往高長的力氣,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這句話在這里也是有道理的。
再換過來說,即使你生來就是一棵大樹,也難免有人來你身上劈一刀砍一斧,大樹能不疼嗎?只要它的根永遠活著,身上的傷痕自會痊愈,砍掉的枝椏,在不經意間就會抽出新枝。退一步說,也許砍掉的地方正好是大樹多余的一根枝條,在被惡意傷害的同時,卻也得到了修剪。所以,有些事都是雙面性的,有正的一面,就有反的一面,尤其是在你承受反的一面時,你一要看到正的一面。如果對你有益則更好,如果對你無益,就忍一忍,在你疼痛的時候,正好去反思一些和疼能有關的問題:如果下次遇到這樣的現象,你如何躲過這個傷害?為什么偏偏就讓你遇到了這個傷害,而不是別人?相信這些思考對你今后絕對有益。
其二:吃虧者的天地更寬了。
蕓蕓從生,地寬路窄,時不時就會這個跟那個碰撞到一起。這時候必須有一個人讓一讓,如果兩個人非得都要過去,其結果最終是可能都過不去,或者都被擠傷。如果其中有一個人非得先他過去,那你就讓一步,退一步海闊天空,這話太對了,因為地寬了天也就寬了,讓一步又有何妨呢?也許他擠進了更加擁擠的路上,因而他的路更窄了。愛擠的人一定受傷也最多,因為他東撞一下撞一下的,遇到有氣度的人愿意讓步,而遇到無法讓步的墻壁和石頭,受傷的自然只有他。
你吃的虧會讓你學到之前沒有考慮到的細節
”吃虧是福“的真正解釋應該是你吃了虧之后,通過吃虧而相通了一些道路,從而改變你的生活和人生軌跡,才是真正的吃虧是福。
吃虧不是說你用于去吃虧,而是要看情況而定,不是盲目的忍讓,自己的情緒壓抑著,不但沒有好處,反而會你讓身心受創,那么吃虧之后,你的福氣在哪里呢?
我聽過一個”吃虧是福“的好例子,一個男士他去出差幾天之后,回家家里發現他的家被盜賊光顧,家里的首飾和金錢被洗劫一空。
他第一時間打電話給他的老婆,老婆接到電話之后,和他說:“由于他去出差,她一個人帶著孩子不方便,所以回娘家住幾天。”他的丈夫聽到她的回答后,他向老婆說了一下家里被盜的事情,他的老婆說:“你還不快去報警。”他回答了一句:“吃虧是福”。他的老婆說了一句:“你傻了嗎,家里被盜,你在說什么胡話?”
他回答了一句:“你接到了電話,我才心頭的石頭落了地,在家里被盜的情況下,我第一時間想到了你和孩子的安危,而不是財物。”“我之前一直覺得拼命工作可以讓你和孩子帶來更好的生活,可是在剛才那一刻,我才醒覺,自己為了工作,有多久沒有陪你和孩子了。”“感謝上帝,給我這樣的機會,阿門。”他的話說的情真意切,他的老婆聽了她的電話之后,本來對他有點不滿,聽到他的真情表白,頓時氣消了大半。放下了電話,抱著孩子馬上回到了家。這次之后,男士盡量避免了去太遠的地方出差,每個星期在休息日,也主動停止工作,留出一天時間來陪伴老婆和孩子。
這次的事件雖然造成了男士一家的財物損失,但是男士通過這件事明白了他過去忽略的人 ,對他來說是“吃虧”反而是“福”。
吃虧不一定是福,但是也不要隨隨便便吃虧,不然你會變成任人欺負的“軟柿子”,那么你吃的虧就是“自
討苦吃”。既吃了虧,也沒有得到福,而是后悔莫及。
切莫自討苦吃,后悔莫及
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想清楚,才能做出決定,你可以在吃虧中不斷成長,才能避免再次吃虧。
本文對你有用,請留言交流,謝謝你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