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個可愛的女生舉著手指跟我訴苦,老師你看我倒霉不,關門擠了手,疼死了,疼得眼淚馬上就掉下來了,你說人要是沒有痛覺多好啊。
十七歲,好像差一歲就成年了,可是實際上這個階段的孩子多不諳世事,內心天真無邪。我于是說痛覺是非常必要的啊,起碼能讓人趨利避害啊,比如你吧,一感覺到手指痛,就馬上抽回手來,避免了更嚴重的傷害啊,對不對?她聽了還是覺得痛不好,沉浸在自己的受傷事件的后怕中,繼續(xù)說當時我都不敢看我的手指,就閉上眼睛喊爸爸,我怕疼,疼太不好了。
我說,這世上還真的有人,痛感神經極其不發(fā)達。比如磕到碰到灼燒到,都很難馬上意識到。小姑娘瞪大了眼睛,說這么好,還有這么幸福的人。我繼續(xù)說,那你想想,這種人真的幸福嗎,不小心碰到了火,不能馬上挪開,時間一長那就被燒傷了;刀子割了皮膚,不能馬上挪開,失血過多就嚴重了。是不是?小姑娘說燒傷就傷吧,反正不疼,至于流血嘛。。。哈哈,老師,我還是怕疼,我覺得不疼挺好的。
我說好吧,改變一個人的想法很難,也許,也許有一天,你覺得疼痛是一件有利的事情的時候,你就長大了。
經常被人說是文科生思維,不管它,總之我覺得疼痛,首先是機體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機制。在身體遭受創(chuàng)傷時,如果疼,那么還有救,如果麻木無感,估計事情不妙。所以說痛,并非是壞事,不痛,才讓人擔心。
其二,在很多時刻,痛楚是一種強大的力量。此刻,躺在產科病房里,醫(yī)生,護士,家人都期待的望向我,都在等待我的某一種感覺快點到來,就是痛感。醫(yī)生問,肚子疼了嗎。母親問,感覺有事了嗎。好友發(fā)來信息,要忍住哦,要加油呀。大家的矛頭都指向疼痛,而我盡管淡定,也被這種氛圍感染著,期待痛感大批量襲來。痛感的加劇是腹中寶寶愈發(fā)臨近這個世界的標志,是為人母忍苦受難的勛章。心中因為期待那個小生命,反而覺得疼痛也值得期待。這就是矛盾的所在吧。而新生必然伴隨陣痛,陣痛為新生奠基。
身體的痛感如此,心靈又何嘗不是。所謂的風雨彩虹,所謂的柳暗花明,所謂的黎明前黑暗,皆是痛后果實。
那么有什么理由不去擁抱疼痛呢,它那么痛,痛的越真實愈刻骨,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