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即興演講的能力很重要。我們平時和人溝通時,很少有機會討論提前精心準備、深思熟慮過的話題和內容,往往是突然談到一個話題,需要你馬上做出反應,表明觀點,同時簡短地論述觀點。
這種場景完全不同于用文字或語言陳述自己的觀點,并論述證明自己的觀點。將自己意圖論述的觀點用文字記錄下來,和準備一場有明確目的和命題的演講,本質上都是提出論點-整理思路-尋找論據-添加例證-得出結論的論說文寫作模式。它的特點是可以提前準備,充分搜索自己的知識體系,將相關的知識點聯系起來,構成一個邏輯自洽的系統,指向明確的目標——論點。
即興演講的難度遠遠大于有準備的演講,關鍵在于“即興”二字。上級的突然提問、家長的隨口詢問、朋友之間談論一個事件、給孩子講述一段歷史、課堂上學生的突然發問……,都可以使你馬上面臨需要即興演講的現實場景。面對突然拋過來的問題,還必須馬上做出回答,同時要表述清楚這個問題的幾個角度,自己的觀點,自己持有這個觀點的理由,其他可以支持觀點的論據以及自己在這方面曾經做過的實例。現實的場景可能更加殘酷,很少有人愿意傾聽你長篇大論地論證,大多數人只是簡單地需要一個答案。這時的你就要在腦海中很快地推演一遍論證過程,完成一個邏輯鏈條,然后將結果明確地告訴提問者。對方如果同意你的觀點,談話可能就不會進一步深入下去。如果對方不同意或者對你的觀點存在疑問,他會提出自己的反駁意見或者向你的觀點質疑,這時候你剛才在腦海中推演過的邏輯鏈條就能派上用場了,你可以用推演過的思路,一步一步地證明自己的觀點。
比如今天聽《歷史研究》一書時,妻子突然發問,為什么猶太人自稱是上帝的選民,這是不是他們優秀的原因呢?聽到這個問題,我感到能夠馬上提取調用的相關知識很少,只能這樣表明觀點:我覺得是不是因為他們優秀才被上帝選中我不太明確,我知道的是他們祖先的經歷似乎并不令人信服。猶太人是從兩河流域逃避巴比倫人的壓迫,輾轉來到了埃及,埃及人容納了他們,讓他們定居了下來,稱為希伯來人。五百年后,希克索斯人征服埃及,希伯來人為了保護自己的土地,不惜幫助征服者管理埃及人,他們幫助希克索斯人向埃及人記賬、收稅。到埃及人趕走了侵略者之后,自然將曾經狐假虎威壓迫過他們的希伯來人貶為奴隸。這才有了摩西帶領希伯來人逃出埃及的故事。當他們逃亡到西奈山下時,摩西將耶和華奉為唯一的真神。因為猶太人是人類中第一個崇拜唯一神靈的民族,所以他們就有了優先權,自己將本民族稱為上帝的選民。從歷史上看,猶太人并不是那個自稱優秀的民族,而是逃亡后被收留,然后又幫助侵略者欺壓曾經收留了自己的埃及人,之后因為被埃及人貶為奴隸,難以生存,才不得已出逃,在西奈山下建立崇拜上帝的猶太教的民族。所以說不是上帝選擇了他們,而是他們選擇了上帝,用上帝的光環作為自己的背書,提高自己的身價,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和說服別人的依據而已。
這一段我的描述很片面,引用的歷史證據也很少,甚至不能舉出猶太人在之后的歷史中更多的事例。但這就是典型的即興演講的場景,沒有時間去搜集資料,形成充分的理論鏈條,只能就一個基本方向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時盡可能地提供一些事例來支持論點。如果對方提出反對意見或者質疑我的觀點,那么我就需要提供更多的證據證明自己的論點,而這時,我一定再也拿不出更多的證據了,即使我依然認為自己的觀點是有道理的,但對方必然不會認同我的觀點,因為她會感覺到我是被駁倒了,所以說不出更多的理論依據。事實上,我雖然內心沒有被駁倒,但表面上看的確被駁得無言以對。
雖然大數據時代不需要我們記憶眾多的具體事件,但面對即興演講這樣的場景,馬上去搜索論據好像根本來不及應對短暫的對話場景。即使有可用的論據,如果不能即時組織成一個邏輯鏈條,還是不能說明問題。所以平時的知識積累和理論推演練習在這樣的場景下依然顯得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