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求他人的幫忙,往往不用付出太多的代價。絕大多數情況下,只需隨口拋出一句“您好,可以幫我……一下嗎?謝謝了”就可以輕松的達到目的。久而久之,你會發現,請求幫忙的人最后連客套的話也省了下來,直接一句“幫我把……了吧!”
“去你大爺的,老子幫你一次兩次是舉手之勞,長期反復的要我幫忙,你當我是你的傭人啊!”我知道你在心中已經破口大罵他N次了,但礙于面子和朋友間的感情,卻一直沒敢在ta尋求幫助的時候說出口,哪怕是一句簡單的拒絕也沒有從你的口中說出來過。
上學的時候,我們就學會了兩個成語,一個叫換位思考,另一個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大致的意思都是說,我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問題,如果你是對面的那個人,你會樂意去接受這件事情么?老師是這么教了,成語的意思你也理解了,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的做到呢?
4月初,公司來了個應屆畢業實習生,男,Java程序工程師。新來的實習生,工作挺認真積極的,上級安排的任務,都會準時的完成。他坐我前面,加上他也喜歡體育,所以我們平時聊天的話題挺多的,關系也蠻不錯,每天一起吃早餐、吃午餐。自從他進入公司以來,我對他在工作上的表現都很滿意,工作認真負責,態度謙和,是他給我的印象。可最近幾個星期的舉動,卻讓我對他有了不同的看法。
那天下著暴雨,他遲到了。因為公司食堂早餐供應的截止時間是8:30分,所以遲到的那天,他叫了部門另外的一位同事幫他帶了份早餐。同事遲到,幫忙帶份早餐,這原本是件舉手之勞的事情,可自從那天第一次說出幫忙之后,事情就變得一發不可收拾了。
突破了第一次的尷尬,說出第二次、第三次……的請求時,就變得順口多了。接下來那幾天,每天八點半之前,實習生都會通過發微信的形式,對另外一個同事說:“X哥,明天幫我打份早餐,等下把錢給你,謝謝了。”而他自己卻每次都是踩點到達公司。一開始還好,實習生在拿到早餐之后,把錢遞交給X哥時,都會客氣的說句:“X哥,給你錢,謝謝了!”持續一個星期之后,實習生在遞錢的時候,竟連最客套的謝謝也省了,直接就把錢放到了桌子上。
X哥是公司的老員工,每天都會提前半小時到公司食堂吃早餐,每天幫實習生帶早餐的事情已經持續一個月了。X哥是個老實人,不懂得當面拒絕,有時候會故意不看微信,希望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拒絕他的請求。然而實習生卻也勤快,微信沒有回復時,更是直接奪命call,這樣總不會錯過了吧。很多次,我看到X哥在看完微信之后,都會低著頭自言自語的吐槽幾句,可是到現在,他依然沒有拒絕實習生要他帶早餐的請求。
在我們的身邊,總有一些人,會把他不成文的理由,當成你幫助他的條件。也有一些人,自小身上就被貼上了好人卡,每次有人向他尋求幫助,他都不會拒絕,百求百應。一次兩次可以說是舉手之勞,弘揚樂于助人的精神,可長期的尋求幫忙,我會說,不好意思,幫你是我自愿的,但不幫你也是我自己的選擇,你沒資格要求我做任何事,好么!
知乎上有幾句話,說得特別的對:
不要把別人的情分,當成你的福分;
不要把別人的客氣,當成你的運氣;
不要把別人的包容,當成你不要臉的資本。
請記住:不要把我的舉手之勞當成了你的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