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是我們的起點,也是支點。沒有支點,阿基米德也撬動不起整個地球,若給他這個支點,哼哼……
?
其實呢,即使有了支點,這個地球能否撬的動也另說。因為杠桿撬的動,還要有足夠的分量。
?
今天,筆者終于發現了夠分量的訣竅,這就是厚重的功夫。
?
先插入一個故事。曾國藩,這位清末響當當的人物,據后人記載“步行極厚重,言語遲緩”,白話的意思是,這個人走起路來腳步非常非常沉穩,說話很慢,一字一句都充滿了撼動人心的力量。曾國藩看到當時的皇親、攝政王奕?的一張照片,在并未謀面的情況下,就徐徐地說:“聰明信有之,亦小智耳,舉目輕浮,聰明太露,多謀多改”,又說“這是一個翩翩美少年,舉目略嫌輕佻了些,看來難以負重任;身處周公之位,卻無周公之望,這也是國家的不幸。”
?
?
一個資質平平的書生修習厚重功夫后,終有大成,坐擁湘軍20多萬,據守半壁河山。
?
?
一個皇親貴胄卻因舉目“輕佻”,不厚重,三起三落,鑄就個人、國家悲劇。
?
有朋友說,我不想大富大貴,平平淡淡知足常樂就好。這固然好,我們在哪一個處境中,厚重則可立身,厚重則可取信于人。一個輕浮之人,隨波逐流,恐怕安身都是難事,談平淡更是奢侈。
?
厚重功夫如何修煉呢?
?
厚重功夫,首在言行。言宜遲,步宜緩。次在攻守,攻必取,守必固。
?
現代社會,人們常常顯得心浮氣躁,一是傲慢二是話多,這是通病,導致人際不順事業受阻自身多病,實則都是走向了厚重的反面。自身不重,沒有分量,如何沉得下去呢?但征服世界的心卻是熾烈的,于是更加浮躁,步入受辱取禍之門。
?
厚重功夫的精髓在堅持,覺察體悟。厚重多一分,身心則增一分愉悅,言行多一分篤定,他人則增一分信任。
?
筆者修習的經驗,剛開始刻意模仿,因為已有的習慣會和新的行為抵觸,所以要是不是提醒自己。當逐漸習慣后,就覺得自身逐步在變化,浮躁之氣也有減滅。需要提醒的是,在遇到壓力事件時,更要提醒厚重功夫,若一時不覺,返回原點,功夫就白練了。不過也沒關系,人不就是在反反復復中成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