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的世界真是一個戾氣橫生的世界。
如朋友般推心置腹,悲天憫人的少;像嚴師般大聲呵斥,說教訓斥的多。
看似觀點鮮明,直指要害,一句話就針砭到了事情里包裹的三昧“真”火。
實則少了份靜心冷然的思考,少了點可以熨帖皺巴巴心緒的溫情在里面。
很多自媒體都像一個趾高氣昂的婦人,大義凜然的對讀者耳提面命之后,就證明了它的存在感和成就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題記
“是男人就要把自己的老婆寵成女神”—看看帥氣多金的教主黃曉明,簡直就是所有男人都該學習的寵妻狂魔。AB生日送千萬豪車,頒獎禮公開拋媚眼,AB想吃冰淇淋,曉明同學就直接買下一條街的冰淇淋。
“愿意天天為家人下廚房的男人才是真正懂生活的男人”—瞧瞧教授兼演員的黃小廚黃磊,簡直就是四海八荒第一好男人,燒的一手好菜,帶的一手好娃,讓老婆孫莉可以十指不沾陽春水。
“能夠在老婆面前甩出100萬,然后瀟灑的說“拿去花吧,這是你老公掙的”的男人才是負責任的男人”
“知道你大姨媽來的準確時間、能夠觀察到你喜歡吃李子還是喜歡吃桃的男人才是值得托付終生的男人”
……
好吧,我承認這些觀點都是對的。每一個女人都希望自己的另一半“寵我愛我滿心滿眼都是我”,每一個女人都希望自己的那個他“有錢有顏,照顧到自己的面子還能照顧到自己的里子”,每一個女人都希望自己是個公主,有一個帥氣的王子騎著白馬來娶自己,然后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沒有磕磕絆絆,沒有柴米油鹽,只有蜜一樣的愛情別樣甜。
你所幻想的也就是某些文章給你的,它迎合你、滿足你,然后讓你對比現實,失落后又有所要求,大踏步的向著理想主義的康莊大道前進,繼而又受挫,受挫后不滿,徒勞的滋生戾氣。
你說我不是公主,也沒要求白馬。不過,想想所求的種種,是不是發現這些想法只是公主病的另一種發作方式。猶如看《大唐榮耀》就把自己想象成景甜,看《錦繡未央》自己就是李未央,看《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自己就是楊冪而自己的老公/男朋友就是夜華一樣。男主永遠是深情而專一的,女配永遠都是用來碾壓的。但生活不是電視劇,沒有誰是自帶主角光環的。電視劇看完了,滿足了也就散了,誰能把影視劇里的東西真正當生活呢。
可在現實里,總有女孩用情感雞湯里的東西要求自己的老公/男朋友。
這不前幾天,我的閨蜜蘇麥又和她老公吵架了。蘇麥說她感覺自己嫁了個假老公,整天像個悶葫蘆,從來不會說甜言蜜語,只會說想吃什么我給你做;看著自己的同學朋友一個一個開起了自己的小店做生意,好像一點也不著急,只想著在自己的舒適區掙那么三毛錢的工資。道理講了很多,唇舌費了無數,可就是一點成效也不見。而蘇麥的老公卻說蘇麥的想法太多且善變。
我問蘇麥,你當初看上他哪點了?蘇麥想了想說,當初就覺得他是技術男,穩定,雖然有時候很悶吧,但冷不丁的還會冒出一句讓人想起來就甜蜜好幾天的話。總之很有安全感。
我說這就對了。你缺乏安全感,他的踏實給了你安全感。足夠了。
蘇麥卻說,不夠不夠。看某某文章里說怎樣怎樣的男人才值得嫁;某某紅人說怎樣怎樣的男人是渣男。我覺得我們家老李都中招了。
我不在說話,只在微信上敲出一行字:公主病,不切實際的幻想者。
自己不是完美的女人,何苦要強求另一半是完美的老公。生活本就是平平淡淡的,夫妻之間最重要的是讓雙方相互覺得舒服。既想著讓老公有事業又想著讓他多陪陪自己;既看中老公的踏實又想讓他折騰一番事業。這簡直是相互矛盾的南極和北極,沒有誰可以左手擁的繁花旖旎,右手又握的住冰天雪地。情感雞湯燉的再好,終抵不過現實。
現實中,他很想對你講甜言蜜語,卻覺得那只是戀愛時的小把戲,愛你就要給你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現實中,他在單位忙碌了一天和各種bug作斗爭,累到腦袋短路。回家后,明明很想睡覺卻選擇靜靜的聽你八卦。他也想去商場上拼一把,卻考慮到父母、孩子和他的那個你需要有安全感的日子。
完美的愛情只存在于影視劇中。而現實中的愛情能持續,夫妻雙方能結合在一起多半是互利的,是互相讓對方覺得心里舒服自在的。而這種互利往往是感官上的。
舉個栗子,A先生是大學教授,有思想會寫文章,喜歡自由灑脫,希望有自己的空間和時間。B女士是文學愛好者,對文學大師非常崇拜,且性格恬淡,不喜歡過多的干預別人。A先生和B女士的結合就是自由感和偶像崇拜的交換。A滿足B的偶像崇拜,B讓A感覺到人生的自由。
此外,還有權力與美色的交換,金錢和思想內涵的交換,自我優越感和社會地位的交換等。
愛德華八世與辛普森夫人是不愛江山愛美人的現實版代表,被稱為傾國之戀,讓無數癡男怨女津津樂道。可愛德華八世對辛普森夫人的愛情到底純度幾何呢?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他對有趣、溫暖、舒緩的渴望超越對權力的渴望。有趣、溫暖、舒緩這些東西像魔藥一般,一次一次讓他感到滿足,一遍一遍呼喊著不要離開辛普森夫人,她身上有自己需要的東西。
總之,愛情的生發不過是“心靈靈藥”的催化,而婚姻的持續多半也是互利理論的作用。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間,自己不是仙,另一半也不是神。自己不是完美的戀人,何必要求另一半成為能滿足自己所有幻想的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