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11月15日,我被推到了【文字的力量】專題的主編崗位上,開始專題的內容建設。
每天兩篇優質文章,從聯系作者到溝通編輯發布相關事宜,我耗費了太多的時間和心力。看著一篇篇文章經過淡妝素描出現在讀者面前,我的內心會隨著呼出的那口氣涌起欣喜和激動。
每篇文章,我盡可能做到從內容到語言再到思想的總結,盡可能從文字中讀懂作者的創作意圖,盡可能從文字信仰者的視角去審視文字以及文字后的寫者。
偶爾靈感來了,我也會在原作基礎上寫上幾筆與作者進行深度交流。至于文章后的點評(評論),我也是一字不漏地去讀,盡可能捕捉到文字后的真實。
接觸了太多的作者,每一次交流我仿佛都看到了別樣的自己,喜樂悲苦自在其中。
我不敢說自己在為文字奔走,但我的確是在黑暗中行走,向著依稀的微光行走,虔誠而真實。
為文字奔走,只因心痛于文字粘附了太多的塵土;為文字發聲,只因自己是一個對文字敬畏的寫者。
一路上遇到了如我前行的寫者,一路上遇到了為我喝彩的寫者。
“來,我們一起走......”
這是我最渴盼聽到的聲音,我會為之按住那顆狂跳不止的心,嘴唇嚅動幾下,最終也只是笑一笑。我不善言辭,但我會用文字和著回響舞蹈。
撞遇了太多的驚喜,我仿佛也讀懂了文字的真相。每一個文字背后都是一個鮮活的靈魂,都渴望被看見和被關注。
于很多寫者而言,這無關鉆貝,無關財富,也許關乎的只是一個正向回饋,進而在回饋中獲得一份走下去的信心,獲得一份反思前行的勇氣。
為成長,我們坐冷了板凳,熬干了夜晚 ,喚醒了清晨;為成長,我們拜訪了名家,閱讀了經典,選擇了堅持;為成長,我們發布了文章,種下了希冀,期待著回響。
文后的一個點評一個贊賞,都能給予我們積極有效的賦能,哪怕是只言建議,片語意見。如若偶遇精心留評,我們更是積極回應,琢磨其中的深意,反思自己的文章。
這是真正的寫者!這無關文學修養,無關文字水平,關乎的只是對文字的敬畏。
我只是一個寫者,即便是微語,我也要發聲;我只是一個寫者,即便是微光,我也要前行。
因為,我相信前行的路上會有更多的同行者,用微光擦亮黑暗,用微光吸引微光,我不去想星火燎原,我只相信多一米微光,就會少一方黑暗。
我在行走,不,我在奔走,向著心中的那束微光奔走。如若你加入,我會伸手給你;如若你觀望,我會報你以微笑......
江湖艱險,磨難重重,跌跌撞撞,但知覺尚在。
歲首伊始,聊以文字記之:【文字之光】正式啟動,我唯有努力再努力,讓【文字之光】亮起來。
向著微光前行,希望也能遇到正在尋找光亮的你一起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