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終于有出去走了走.
上個月出去把生活必需品都買回來了,都沒出去的接口了.本來上周要出去走走的,但是上班的時候不小心扭傷了腳,出行計劃游泡湯了.經過一周的修養及恢復,腳沒那么痛了,想著再不出去就發霉了,于是就出去了.
正午的陽光還是很明媚的,溫度也挺高.天天在辦公室中窩著,雖然能夠看到外面的天氣變化,真正能感受到陽光的時間就是每天中午去食堂吃飯的那幾分鐘.因為時間太短,沒有真實的感覺.那樣子就像是,監獄中的犯人,每天中午是固定放風時間.
道路擴寬工程,基本要完成了,可能再過幾天就可以通車了.31路公交車還是那么多人,女司機還是會開的很快,雖然道路擴寬占道后道路很窄.東站門口那是那么多的黑摩的,眼巴巴的看著過往的行人,大叔們操著不到流利的普通話招攬著生意.
一般從東站到廟前街都是步行著去的,沿著站前的那條公路直走,沿途經過南園子小區,方塔園的背后,再經過一個轉彎就能看到七中了,這時xx街就到了.一路上很清靜,運氣好的時候還能聽到鳥的叫聲,這在人車嘈雜的老城區是很難得的.今天就沒有再重走這一路,而是坐上了4路公交.一般從xx街回來,恰恰又不想走路的時候,就會擠上4路公交,坐上那么幾站.像今天這樣,坐著去還是第一次.剛出站的時候還是沒多少人的,但是經過2中的時候,上來了一批人,車上的人一下子就多了.好在后面的幾站都陸續有人下車,要不然早被擠死了.
在廟前街下了公交,映入眼中的除了人頭還是人頭.人流在路兩側的地攤犯的夾擊下,緩慢的向前移動著.隨著緩慢移動的人流向前走著,偶爾扭頭看看路邊地攤兜售的貨物,滿足下好奇心還是很不錯的.偶爾看到腳步匆忙的人們在人群的小縫隙中穿梭,對于他們來說,這人流該是一種折磨吧.不過對于不趕時間的我來說,還是很悠閑的.
就這樣在廟前街逛了一大圈,信步走到了超市下面的鐘書書店.記得上次逛書店還是9月初的時候逛的新華書店.那次逛書店買了一本<周作人的散文集>,用來打發無聊的時間.書買回去了,只認真的看了一周不到,但是清淡的散文還是不能激起什么特殊的感想,真的太淡了,實在沒辦法堅持下去.然后就被放到了床頭,每晚陪自己睡覺了.今天又在書店,翻看了一本本的書籍,希望能夠找到一本能夠看下去的書.經過20多分鐘的仔細查閱,發現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將歷史的書籍.在<明朝那些事>火了之后,這類書籍變的特別多,幾乎每一段歷史都有人在寫,似乎這些歷史是突然冒出來的一樣.寫的人多了,質量當然就沒辦法保證了,每個人都想說服讀者相信他們的觀點.但是呢,有時候覺得作者自己都沒說服自己,為了利益就直接出書了.這類書籍現在已經不看了,不是說我突然不讀歷史了,而是變換了讀歷史的方法,遇到歷史自己問度娘,問谷哥,問維基,然后嘗試自己去重現歷史.希望通過這樣的訓練來提高自己的想象能力.最終還是沒有挑到滿意的書籍,空手而歸.
路過路口的肯德基,進去點了杯可樂,一包薯條,找了個靠窗的座位,安靜的坐著.走的有點遠,感覺有點累了,剛好趁這個機會恢復下.看著窗外人來人往,每個人都形色匆匆,原本就狹窄的街道,顯得跟窄了.對面上海商城的廣場上不知道是哪個商家正在進行宣傳表演:表演者赤裸著上身,喝下一口不知道什么名字的液體后,向手中舉著的木棍上噴去,瞬時火光大作.這場景之前只是在老電影中見識過,好像還有個霸氣的名字--噴火,不曾想今天在此見到了,真是挺幸運的.節目表演很快就結束了,接下來就是很俗套的推銷產品環節.隔著窗戶完全不知道他們在說什么,不過看著推銷的工作人員很興奮.下面圍觀的群眾大部分因為表演的結束就離開了,只有零星的幾個還饒有興趣的聽著推介,然而實際上卻沒有太多人愿意為他們的產品買單.一圈下來的1個多小時就過去了,真正掏錢的真沒幾個.生活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看熱鬧的人會非常多,但能真正影響結果的人卻很少.一件對于你很重要的是,對于其它的人卻沒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