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俏:北大光華開學典禮上這樣談人工智能…

“怎樣在一群具有人類級智慧的機器中辨識出人的卓爾不群?在迎面而來的人工智能時代,人以什么樣的品性和能力區(qū)別于具有高級智慧的機器?其實,正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將會告訴我們大學教育應該堅守的本質。”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教授在2017年開學典禮上談及人工智能和大學教育的關系。

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劉俏教授

依賴大數據和深度學習,AlphaGo只用了兩年時間就完成了從業(yè)余棋手到世界第一圍棋手的超越,人工智能(AI)挑戰(zhàn)著現有的產業(yè)邏輯和秩序,甚至人類關于智力的認知。

對此,劉俏表示:“在這急需我們去反思技術,反思文明進程,反思發(fā)展模式的重要歷史節(jié)點,在我們賴以生存的智慧和習以為常的秩序受到如此眾多的挑戰(zhàn)之時,大學教育應該堅守什么樣的本質?我們的學生應該具有什么樣的品性和能力?”

他介紹說:“一個多月前,我有機會和光華的EMBA同學一起在倫敦參訪開發(fā)AlphaGo的人工智能明星企業(yè),DeepMind。那里的AI科學家預測當計算機的計算能力達到每秒一百億億次時,人類級的人工智能就會出現;現在世界計算能力最強大的計算機是我們國家開發(fā)的神威?太湖之光,它的計算能力已經達到每秒12.5億億次。如果計算機界的摩爾定律還能延續(xù),樂觀估計再有十年時間,人類級的人工智能(human-level AI)就會出現。事實上我們已經看到人工智能在人類生活的若干領域展現出比人類更強的能力。”

劉俏思考道:“當人工智能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表現得比人類更為‘聰明’時,我們的大學教育能給學生帶來什么?計算機和人工智能大師阿蘭?圖靈曾提出用‘模仿游戲’來測試機器是否會思考——在人和機器的對話中,看機器是否能做到和人一樣好。后人把這稱作‘圖靈測試’。我一直在想象一個反向的‘圖靈測試’場景——怎樣在一群具有人類級智慧的機器中辨識出人的卓爾不群?在迎面而來的人工智能時代,人以什么樣的品性和能力區(qū)別于具有高級智慧的機器?”

“其實,正是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將會告訴我們大學教育應該堅守的本質。我認為真正的教育應該賦予人兩種力量——‘定義美好’的能力和‘建設美好’的愿力(willpower)。”劉俏說。

劉俏認為:“AlphaGo可以完敗世界圍棋第一人柯潔,但是AlphaGo不知道圍棋之外的世界——那些勝利時的欣喜若狂和失敗后的黯然銷魂;人工智能可以寫出能媲美優(yōu)秀詩人的詩句,但它不能像人一樣感受‘霧失樓臺,月迷津渡’背后幽深的意境,或是‘西風殘照,漢家陵闕’里的歷史蒼涼;在智能投顧領域,AI可以用復雜有效的算法拿出比人更理性的選股策略,但機器無法解悟牛、熊交替下個體生命的喜樂和悲傷……運用得當,AI可以給人類帶來前所未有的物質上的富裕,但是人工智能無法幫助解決人類在精神層面的匱乏。機器沒有人類擁有的無限創(chuàng)意,沒有人類的情感和自我認知,無法理解什么是甜蜜的生活。”

“使人能夠區(qū)別于機器,乃至宇宙萬物的是思想,是‘定義美好’的能力和‘建設美好’的愿力。‘因思想,而光華。’借用查理?芒格的表述方式,我們應該把獲取思想看成一種道德責任。這種道德責任與大學的精神一脈相承——獲取‘定義美好’的能力和‘建設美好’的愿力是北大光華學生應該扛起的責任,也是我對大家最大的期望。”劉俏說。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