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全職媽媽”這個名稱,我想我是有發言權的,因為曾經為此糾結過,徘徊過。直到兩年前,我終于可以坦然接受這個角色,并且開始好好利用我享有的資源,把當下的生活過得多姿多彩。
我第一次辭職,是在女兒出生后。當時耳邊最常聽到的話就是:你放棄那么好的工作去帶孩子,真是太可惜了。我特別害怕聽到這樣的話,因為那正好戳中我的痛處。其實,我是迫不得已才放棄工作的,如果選擇工作,就要和先生待在兩個不同的國家,一年只有一到兩次的見面機會。女兒的成長中,父親的缺失會給她帶去什么影響,我不敢想象也無法估計。
在最初的一年中,我覺得自己跌入了人生的低谷,好像沒有了工作就沒有了價值感,覺得自己變得瑣碎愛抱怨。后來的兩年,我嘗試通過努力學習來填補心中的無價值感,也嘗試努力投資掙錢,以此證明自己的價值。
后來,還是被社會主流價值觀所裹挾,2014年初,在離開職場三年多后,我帶著孩子,離開先生,重回悉尼,再次工作了一年。也正是那一年,我想了很多。我問自己,那是一份我非常有激情,愿意為之犧牲自己的家庭而奮斗的工作嗎?不是,雖然有成就感,但是也談不上很有激情。那份薪水對我來說,不可或缺嗎?不是,我不工作時,投資的回報甚至要大于工資收入。那么一份從精神上和經濟上都可有可無的工作,我為什么要犧牲家庭的團聚去做呢?我慢慢明白了,是我的虛榮,和對別人評價的在意。我似乎只是為了向那些看低全職媽媽的人證明,我依然是那個可以拿著高工資的職場女性。
2015年三月,那個周末,一個人帶著五歲的女兒在公園玩,她一直盯著旁邊一個爸爸和女兒做游戲,盯著看了半個多小時,她眼中的羨慕和渴望,我至今記憶猶新。于是我在心里下定決心:我要辭職,離開悉尼,去東京找孩子爸爸去。可能,還沒有馬上抽身離開的勇氣,就跟公司商量,退居二線,去東京遠程工作,按工作量付工資,只要保證工作按期完成,工作時間自由支配。堅持了三個月左右,覺得那樣的工作,越來越像雞肋,因為地域關系,只能做輔助性的工作,沒有成就感,還占用很多時間。于是,三個月后果斷放棄。就那樣,我第二次做了全職媽媽。
然而,這次是我自己選擇的,是心甘情愿的,心情一下子輕松了很多。可以在周一到周五別人上班的時間,讀自己喜歡的書,學習自己有興趣但是以前沒時間學的東西,還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運動健身,這不是很好嗎?我一下子覺得我的世界變得十分美好,我開始學日語,學繪畫,學美食,學餐桌布置,學心理學等等。我不再覺得,為了成就先生的工作而放棄自己的工作是一種犧牲,一種無奈,反而覺得,應該感激他為我創造的條件。
其實,一直以來,往自己脖子上套枷鎖的,不是別人,是自己。自己放下了,別人就無法影響到你了,這就好比,你沒有傷,別人往你身上撒鹽是傷不到你的。
那么,當你放下了往日的優勢和風光,你如何能做到進退自如呢?是的,有的故事里會講到,說有個做了十年全職媽媽的女性遭到先生的拋棄后,失去了青春美貌,失去了賺錢的能力,變得一無所有。就是這樣的故事一直在誤導著我們,讓我們心中充滿了焦慮。然而,我剛剛看到一篇文章說一個職場女性,做著一份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最后因為環境的變化,她也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所以,無論你在職場,還是在家中,只顧安逸的享受,固步自封,停滯不前,你都有可能被淘汰。其實,職業和錢都不能代表我們自身的價值,每個人最大的財富都是自己。如果你擁有健康的體魄,良好的心態,還與時俱進的學習著新的東西,你就是一個豐富而有活力的個體,你的競爭力不會受限于任何一個人或任何一個行業,你就可以進退自如。
事實上,現在德勤都出智能機器人了,誰能保證那些一直做著機器人能代替的工作的人能在將來不失業呢?所以,未來的競爭力不是由你現在是否在職場而決定的。如果你足夠豐富,足夠美好,你也完全不用擔心被先生拋棄,因為如果他不懂欣賞和珍惜你的美好,自然有人懂得欣賞你。
所以,我說的時尚,不僅僅只是指外表,你可以理解為與時俱進的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思想觀念,同時也注意保持得體的身材和服飾搭配。而一個人優雅的氣質大部分取決于她內在的修養。你如果是內外兼修的全職媽媽,那么你的價值就由你說了算。職場,男人,以及你身邊充滿愛意的親朋好友,她們的價值觀都無法影響到你。如果你是與時俱進,內外兼修的全職媽媽,你又何懼年齡的增長,你那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累積的智慧只會讓你更有魅力。永遠不要低估了你的能量,也不要把你的人生限定在某個職業領域,因為,你的未來有無限種可能。你可以成為美食家或者營養師,如果你每天都以美食家或營養師的心態給家人準備飯菜;你也可以成為育兒專家,你已經在育兒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知識,你只需要系統的整合一下就好;如果你常常寫博著文,你說不定也可以成為作家。而最最重要的,無論你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白領,無論你是美食家,營養師還是作家,那都只是你的一個標簽,你首先必須是健康快樂,熱愛生活,豐富而有活力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