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你的作品,你要對它負責

文/季婷婷

-1-

陸陸續續從3月份學習畫畫到現在已經快小半年了,從一條線也畫不直的“手殘黨”,到現在可以畫自己想畫的。

從馬馬虎虎的應付到力求“更好”,我完成了一次蛻變,這還要感謝那位10歲的畫友。

記得第一天去畫室時的,20多歲的我坐在一群小朋友中間,手抖著畫著歪歪扭扭幾何體。隨意瞥一眼四周,都感到自己被“虐殺”到骨頭都不剩。課間,那些“小畫手”休息時站在我身后看我畫畫,好奇的嘰嘰喳喳,那“窘境”讓我都想找個地縫鉆進去,羞紅了臉。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3月底,我畫的畫自然也好不到哪去,因為享受不到成就感,漸漸也就失去了耐心。每次都盼望時間走的快一點,早點結束。

圖片發自簡書App

-2-

四月第一次課,一樣的幾何體、一樣的鉛筆、一樣的沒有耐心。

快到中午時已覺得自己的耐心被耗盡,拿出手機玩了起來。

身邊兩個上小學的姑娘吃著東西大聲點說著話,好煩……她倆從電視劇、某男性說到對方的畫。

我聽見其中一個姑娘說:“感覺我畫的這副畫不太好”。

另一個姑娘就問她:“你對它負責了嗎?它是你畫的,你就要對它負責”。

我怔住了,不敢相信這句話是從一個10歲小朋友嘴里說不來的。

看著自己變形了的幾何體,問自己“我對它負責了嗎?這是我畫的沒錯,但我沒對它負責”。

圖片發自簡書App

-3-

自那之后,當畫到不想畫想應付時,都對自己說“這是你的畫,你要對它負責”。

不得不說,這句話給我的生活帶的最大改變就是——態度,做事做人的態度。

考試周突擊變身“2周女孩”,百度、谷歌、知乎各種拼湊趕截止日期,然后“萬事大吉”,作品永遠只有量而沒有質,應付了事。

現在想偷懶,圖省事應付時,腦子自動響起“這是你的作品,你要對它負責”。

油然而生的是一種“使命感”,就像是不忍心自家孩子“衣衫襤褸”出現在人前的心情。

“態度”轉變后,生活也發生連鎖反應,變得積極。

習慣6點早起,每天都是元氣滿滿。

習慣鍛煉,身體線條越來越緊致。

習慣畫畫2個小時,作品滿滿都是驚奇。

習慣舉鐵時微笑,肌肉也就沒那么酸痛。

習慣每天保持好心情,發現自己越來越積極。

……

雖然有時候我還是以前那個“死樣子”懶惰、拖延、沒心沒肺、焦慮重重……

但回頭看看自己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許多習慣也有堅持慢慢變成了習慣,偶爾不那么“雞血”,這樣放松放松也挺好。

“這是你的作品,你要對它負責”就像骨牌的第一塊,推倒了后面的自然也就倒了。

真的跑累了,就歇歇吧!

PS.這句話送給正在低谷中奔跑的自己,只要還站著,保持“使命感”,歇一會吧。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