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等等
蔣敦豪抱著吉他唱《烏蘭巴托的夜》
我聽蔣敦豪的《烏蘭巴托的夜》是因為好奇。
前幾天在全民k歌里看到有好友唱,記住了這個名字;后來在大冰的公眾號看到他寫各個版本的《烏蘭巴托的夜》,只瞄了一下標題,心里各種猜測這會一首什么樣的歌,一度以為會是像周杰倫的《威廉古堡》那樣關于吸血鬼的歌。
在刷題的時候特意在qq音樂里找到有《烏蘭巴托的夜》的那期新歌聲,點擊全部播放,打算悠哉的刷題。可是到了那首歌的時候,就突然愣住了。安靜的歌聲,舒緩的曲調,竟讓我停下了手里的題目。第一次聽的時候是不太懂歌詞的意思的,可是那句唱歌的人不許掉眼淚不僅吊足了我的好奇心,更讓我生出一種莫名的感覺;而那句那里有一生最重的思念又使我感到震撼,一生最重的思念,到底是思念是什么呢?一開始我以為是對已經消逝在歲月里的感情以及人的思念。可是后面又有一句“草原的子民無憂無慮”這樣看的話,我的這種思念就說不通了。
此時我的好奇就像歌詞里的思念一樣重了。
于是特意百度這首歌,百度百科里是這樣說的。
此歌創(chuàng)作于1985年,作詞作曲都是普日布道爾吉。1987年蒙古國“成吉思汗樂隊”赴呼和浩特演出了此歌曲,從而為蒙古聽眾得知。
烏蘭巴托的夜在蒙語的意思是:烏蘭巴特林屋徳西。烏蘭巴托是蒙古國的首都,烏蘭的意思是紅色,巴托爾是英雄,屋徳西是夜晚的意思。歌曲表現(xiàn)了烏蘭巴托夜晚的美麗和對她的熱愛。
越聽這首歌,畫面感越強。
在遠方,有一片蒼茫遼闊的大草原,在靜靜的夜晚,遠方有歌聲輕輕的飄來,耳畔還有呼呼而過的風聲,唱歌的人曾經坐在草原上,沒有篝火,遠方地平線上卻有一輪明亮的圓月。那里的生活安靜又充實,美麗又溫柔。可是有一天,唱歌的人離開了那片土地,他現(xiàn)在在歌聲里思念那片土地,思念那里的人,思念那些感情。唱歌的人不許掉眼淚,于是他默默地吞下心酸苦澀,繼續(xù)低吟淺唱,靜靜地思念。
這首歌也有其他的版本,而且歌詞也并不一樣。
譚維維版的清亮肆意,空靈悠遠,能引起強烈共鳴,評價也特別高。
湯晶錦版的聲音比譚維維版的要有磁性一點,聲音也是好聽的。
左小詛咒版的有點嘶啞的聲音,使得整個歌曲中有點蒼涼的味道,而蒼涼中又透露著力量。
江湖樂隊的聲音渾厚,顯得非常有厚度。
這首歌的傳唱度非常高,阿穆隆,娜仁其木格,烏蘭托婭等都翻唱過此曲。
或許有先入為主的觀點,我覺得最安靜的表達思念還是蔣敦豪這個版本的。
安靜本身就蘊藏了巨大的力量,輕輕地呢喃,靜靜地思念,可是卻將感情表現(xiàn)的很濃厚。讓人很久很久都不能平靜下來。
其實……
有一個地方放著我一生的思念啊!
歡迎大家和我一起討論各個版本《烏蘭巴托的夜》*^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