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句話我特別認同:我只是想要一個蘋果而已,你卻給了我一車香蕉。你以為你感動了全世界,后來才發現你只是感動了你自己。
婚姻里強制給香蕉的人其實不少。
我有個女朋友小樂特別喜歡做蛋糕甜品類的東西,在家里經常上演烘焙廚房,新婚的時候,她變著花樣做各式美味,開始時她的丈夫品嘗之后贊賞有加,后來吃的越來越少,現在竟一口都不碰了。
朋友自然滿腹委屈,自己辛辛苦苦做出的成果得不到回應,和丈夫上演了一場撕逼大戰,問題的最后,你們懂的,朋友認為他的愛變淡了,甚至懷疑丈夫在外有了小三,小三做的東西比她好吃。但據他丈夫說,他只是不喜歡吃甜食而已。新婚時看小樂那么興致勃勃不忍心打擊,后來實在受不了一周好幾次的蛋糕蛋撻才不吃的。其實他也和小樂提過,但是朋友堅持認為,我做的這么好吃,你有什么理由不吃呢。
年輕的時候認為愛情就是我對你好,你對我好,死了都要愛,私奔去月球。上了年紀,才發現最好的愛情就是你用對了方式愛人,彼此覺得舒服乃愛情之最高境界。
現在網上很流行這種文章,什么《找個能秒回你的人過一生》,還有《沒秒回,不代表我不在乎你》,然后我就懵逼了,到底要不要秒回,如果別人沒秒回我該不該生氣呢?網上這種對立的觀點太多了,一會讓你這么做,一會讓你那么干,但其實怎么做都行,關鍵是追隨自己的內心。
拿我自己舉例子吧,我其實非常隨性,別人秒不秒回我都無所謂,我和閨蜜聊天經常是她今天給我發一句,我明天才給她回(除了急事,比如限時團購之類的,哈哈)。
但是我男朋友非常在意這個事,他說你不想回至少要告訴我你在干嘛,無論是工作忙,看韓劇,逛淘寶。一開始我不在意,后來發現他真的有點生氣,才知道這個對有些人真的是很重要的,既然對方要求了,也合理,那就做就好了,沒必要非擰那個勁,這樣大家都開心,何樂而不為呢。
情侶也好,夫妻也罷,相處時間長了就會形成一種默認的模式,雙方了解了脾氣秉性之后,你會知道他喜歡什么,不喜歡什么。再比如,我發現我男朋友的一個習慣就是餓了容易發火,也不知道是不是男人都這樣,所以每次到晚飯的時候無論有天大的事,為了維護關系和諧,我都讓他先填飽肚子。他開心了,就會想方設法讓你開心。
中國有句古話叫投其所好,既然愛他,為什么不給他想要的呢,固執的堅持自己的方式,時間長了,不免成為一道道愛情里的裂縫,最后變成阻礙你倆的鴻溝。世人口中最爛俗的分手理由:不合適,原因大抵如此。
喜歡蘋果的人最后還是愛了給他/她蘋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