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寫下這些文字的前一刻,又收集了一個勵志女孩奮斗的故事。譯象TransEle推送了這個女孩兒——倪傳婧是以怎樣的心情喜歡著畫畫,又怎么樣在美國度過了咬牙切齒的艱難時期,以及如何尋找靈感,最終由如何憑借堅韌的執著逆襲了人生。
細節,最是動人處
《請回答1988》沒有浮夸的故事情節,沒有燒腦的劇情推理,沒有刻意煽情的瑪麗蘇,甚至沒有勾心斗角的壞人。有1988的舊胡同,有不掃門前自家雪的鄰居,有忠實憨厚、心地善良的父母,有青梅竹馬、義性凜然的朋友,有干凈真摯、經久不衰的愛情。有笑點有淚點,有現實中的你和我。而細節的力量也存在于真實得市井人性,生命中某些珍貴的片刻,其實都來自于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細節,自是動人處。
小時候,我家住著超人
? ? 就像幼兒園放學時候總會牽起爸爸老愛掉皮的手,抬頭看一眼高大的父親,然后在同學面前三番五次地炫耀:“這是我爸爸,‘我’爸爸”!那時候,也覺得爸爸是我永遠的靠山,他高大的身軀自會為我撐起一片天。我只需要得意地騎在他的脖子上或是羞赧地躲在他的胳肢窩里。這是童年對于“爸爸”這個詞全部的理解。長大以后,才因此更為之動容。1988里,阿澤爸爸沉默寡言,對阿澤卻是無微不至:下雨天,早早地帶著傘在棋院門口等著,不抱怨不叨擾;休息日,怕吵到兒子練棋,電視聲音永遠調到最小,不靠近不遠離。大多數時候,阿澤爸爸是個沉著冷靜的人,但也會因為一則飛機失事的消息為獲得阿澤酒店的聯系方式而徒手打開帶鎖的柜子。得知阿澤平安到達后,此前的驚濤駭浪早已轉為接通電話后的風平浪靜;阿澤爸爸也是個不善言辭的人。接受采訪時,再三躊躇后,也會鼓起勇氣告訴阿澤:阿澤,我愛你,阿爸愛你。德善爸爸,是一個默默忍受離別之苦又飽受擔驚受怕的人。德善奶奶去世,他有說有笑的跟大人們喝著酒,聊著天,就像母親離世發生在別人身上一樣;德善媽媽因體檢檢查出胸口有腫塊而擔心自己是否患上癌癥時,德善爸爸一直安慰說沒有事,一再強調自己一點兒也不擔心。但爸爸啊,他只是選擇了另一種方式來掩蓋了悲傷和擔憂。客人盡數離去,德善爸爸才默默守在靈堂前,只留下一個悲傷的背影。這份堅持與隱忍在可以依靠的大哥歸來之時瞬間崩塌,淚水如潮水涌來。德善媽媽檢查結果出來以后,德善爸爸才如釋重負地跑到外面喝酒,遇見正煥爸爸,才得以將一肚子的擔心和忐忑和盤托出。這就是“爸爸”賦予他的重量。無論何時,都不能懦弱的超人爸爸。但超人也是人,有多少骯臟、卑鄙、令人作嘔、悲傷、可怕、累人的世界從爸爸的面前閃過了呢!而我們,也終將明白:無論多么骯臟、卑鄙、令人作嘔、悲傷、可怕或是累人,他之所以能夠堅強地挺過去,是因為有要守護的人,因為有家人,有我在,不是出于別的理由,是因為他要以父親的名義活下去。
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
與爸爸不同的是,媽媽似乎填充了我們生活的每個細節,浸潤了我們呼吸的每縷空氣。因為她總是無處不在:無論是角落里的臟衣服還是手里的便當,都烙下了媽媽的印記,所以我們才對她的辛酸視而不見,才把她的付出當做理所當然。狗煥的媽媽羅美蘭,是胡同里的富婆獵豹女士。她整天樂呵呵,是丑八怪三姐妹中的大姐大。她也曾在困苦的環境中度日如年,生活境況好轉后對鄰里姐妹更加慷慨大方。獵豹女士由于母親生病離家兩天,離開之前,她擔心萬分,擔心三父子離開了她生活會無法自理,如數家珍般地安排好所有家事后仍然擔心地離開。意料之外的是,返回家中之時,三父子過得并無兩樣,一切都按照她的吩咐進行得幾近完美:冰箱里的野菜吃完了,煤球按時換好了,晾干的衣服也收好了。此時的獵豹女士心里有種說不出的失落:原來,我的擔心是多余的!大多數母親和正煥媽媽一樣,家人多年的依賴已經成為她的習慣,她的滿足只在于被需要。善宇的外婆借口前來探望獨自一人撫養兩個孩子的單親媽媽。為了讓媽媽放心,努力偽裝和小心翼翼地隱瞞著自己的辛酸和艱難。可母親畢竟是母親,滿缸的大米,整屋的煤球,飽滿的妝容都輸給了飄在風中的舊衣服。聽說神不能無處不在,所以創造了媽媽,到了媽媽的年齡,媽媽依舊是媽媽的守護神。媽媽這個詞,只是叫一叫,也永遠觸動心弦。德善的媽媽是幾十年如一日的家庭主婦,年輕時的花容月貌早已被歲月磨出了皺紋棱角。她愛孩子勝過愛自己。寶拉參加示威游行被抓走的那個雨夜,她聲淚俱下的苦苦哀求,女兒成長過程中每一件令她驕傲的事,一件不落地悉數講述。被雨水血水侵濕的襪子,知道她是怎樣以自己小小的力量守護著女兒。一向倔強不肯低頭的寶拉終究是承認了自己的錯誤。她偶爾覺得媽媽很丟人,媽媽為什么連起碼的臉面和自尊心都沒有呢?我都覺得上火,比起她自己,她有更想守護的,那就是我。但當時我并不知道,人之所以強大,不是因為守護自尊心,而是拋開自尊心的時候。所以媽媽很強大。
手拉著手,歸根結底是家人
德善是家里的二女兒,跟世界上所有的老二一樣,姐姐永遠是姐姐,要包容;弟弟因為是弟弟,要謙讓。所以雞蛋只剩下兩個的時候,德善永遠是退讓的那個人;兩只雞腿分完的時候,德善永遠是吃雞翅的那個人;生日跟姐姐只差兩天的時候,德善永遠是得不到生日蛋糕的那個人。德善以為她長久以來的包容和忍讓可以換來家人的理解。可歷史只會重演,家人也會留給我們傷痕。獵豹女士渴望正煥跟她講一些學校發生的事,可是性格冷淡的正煥總是以冷臉相對,只言片語。新鞋被搶,成績名列前茅,他從未想過與母親分享。善宇刮胡子不小心刮傷了臉,為避免母親擔心,選擇沉默面對,卻引起母親更大的懷疑,徒增間隙,于是一場不可避免的爭吵爆發在了體貼的善宇和他善良的母親之間。生活啊,總是會因孩子的不懂事,時機的機緣巧合,讓每一個關上門來的小家庭擦出雞毛蒜皮的小插曲,才得以前進。可是這又有什么可重要的呢?最終消除隔閡的,不是無所不知的腦袋,而是手拉手,堅決不放手的那顆心。出了家門從外面世界所受到的傷害;各自在生活中留下的傷疤;甚至是家人留給我們的傷痕,最終也會變成撫慰的安慰。手拉著手,歸根結底是家人。
愛情,就是那個真正懂得的人
所有人都在猜測正煥何愛澤誰才是德善的husband。正煥的確做了很多讓人少女心爆棚的事:在家門口系了又解開,重讀無數遍的鞋帶,只為等著德善一起出門;每天聽到德善從讀書室回來的聲音才放心入睡;下雨天路口送傘假裝高冷,實則溫暖;擁擠的公交車上,擔心德善摔倒,奮力擋在身后,青筋暴起;圣誕節不好意思送出的手套;沒有送出的空軍指環;被當成笑話的真心告白……可這一切都沒有進入德善的內心。正煥拼命奔向德善的時候,終究還是晚來一步,緣起于阿澤捷足先登。正煥感慨道:緣分是不會經常來找。如果一定要用到緣分這個單詞,必須是偶爾,很偶然出現戲劇性的時刻,那才叫緣分。他將徹底錯過初戀的原因歸結為:時機。他說:“如果今天,我沒有被那該死的紅綠燈攔住,那要命的紅綠燈若是幫我一次,我有可能會命運般的出現在她面前,我的初戀,一直都是被那該死的時機絆住了腳。”事后,從收音機里得知阿澤是放棄了至關重要的比賽才得以出現在德善的面前時,正煥才幡然醒悟:時機不是主動找上門的偶然,是帶著懇切的期盼做出的無數選擇,創造的奇跡般的瞬間,毫不遲疑的放棄和當機立斷弄出了時機。搞怪的不是紅綠燈,不是時機,而是我數不清的猶豫。而愛情,就是那個真正懂得的人。在一片黑壓壓的記者群中,取勝的阿澤能一眼捕捉到德善燦爛的笑容;不想被看低,德善硬說自己會下棋,結果把棋子放在了棋格中,阿澤深吸一口氣,岔開話題:要吃拉面嗎?;朋友們嘲笑德善總是被甩,她故作鎮定得撒謊:是我甩的(前男友)!阿澤配合地點點頭;阿澤會擔心德善遇到暴露狂害怕,借口抽煙在衛生間外面等她;德善嫌棄自己的不夠漂亮,阿澤笑著告訴她:“漂亮!”,德善在棋院的眾人面前對他頤指氣使,“命令”他原路返回取回背包,他忍不住露出笑容,說:“知道了”阿澤放棄重要的比賽,因為不愿意讓她一個人孤零零地聽演唱會。他陪她玩耍,陪她裝傻,只要她在身邊就好。阿澤就是那樣愛著德善的。在雞毛蒜皮的小事中照顧她的自尊心,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她的少女心,接納她所有的樣子。德善愛阿澤,愛了整整一個青春。她只要見到阿澤就會樂開花;她怕阿澤走丟總是牢牢地牽著他的手;德善陪阿澤去中國比賽,千方百計地貼心照顧;她不讓朋友見阿澤,美其名曰:“阿澤是天然紀念物,不能受到污染!”;德善會關心阿澤有沒有吃飯,會排很長的隊給他買壽司;她允許疲憊的阿澤靠在自己的肩膀上,心里有化不開的溫柔。德善愛阿澤,是不知不覺,自然而然。他們的愛,在瑣碎的日常中,在笑臉相迎的每一刻里。愛情啊,就是那個真正懂得的人。
優秀,既是誤解也是通病
天才圍棋少年阿澤一直以來戰無不勝。成功的背后是日復一日的枯燥練習。陪伴他的,除了默默支持的爸爸,還有一堆抵抗睡眠和懶惰的藥。阿澤念完初中,就成為了圍棋手,在學業上與小伙伴們分道揚鑣。年輕的資本和聰穎的天資偶爾也會碰上倒霉的運氣和巨大的壓力。當阿澤輸掉了比賽,正煥說:“哎呦,聽說你輸慘了,厲害啊,小子,小區的臉都被你丟光了,還怎么出去混啊!”娃娃魚:“聽說阿澤輸了啊,哎呦。”善宇:“喂,聽說你黃了,哎呦,是啊,也是時候輸一次了,差不多也到了輸一次的時候了嘛。”阿澤狡辯:“我是失誤了!”娃娃魚:“什么失誤啊,天才圍棋手怎么能失誤呢?”阿澤漲紅了臉:“我難道就只能一直贏嗎?”娃娃魚點點頭:“你就只得一直贏,不能輸,不能有點背,不能有低谷,不能拉……”阿澤破涕為笑。在圍棋方面,阿澤無疑是天才,是成功而優秀的。時常好奇人們是如何理解“成功和優秀”的?因為他總是成功,不會失敗?因為他總是令人滿意,未曾讓人失望?還是因為什么呢?該如何去看待別人和自己的成功和所謂的優秀呢?因為總是無往不利,戰無不勝,所以才要把別人的成功當做理所當然嗎?所以才要求不能墮落,不能有低谷嗎?“他一直很優秀啊,他成功是自然而然的事啊!”;“其實你是我最不擔心會失敗的人”這些觀點或許充滿著善意和肯定,又或許夾雜著不理解和不尊重。未曾經歷過別人的付出,未曾了解過別人的努力,又怎敢妄加評判?每一次成功和優秀的背后,都是為靠近夢想的嘗試,都會帶著對未知的忐忑和惴惴不安,都有對事物發展規律或深或淺的把握。未曾經歷過探討和不安,又怎敢把別人的成功看做理所當然?所謂的成功與優秀,也不過是嘗試帶著忐忑碰巧遇見了幸運發生的化學反應,最終表現為所有人都看到的勝利。而失敗呢,失敗又是怎樣?失敗就是要告訴所有人:沒有人會一直成功,嘗試有時也會誤入歧途,忐忑和不安時常也是恰如其分,幸運偶爾也會遲到缺席。失敗就是要賦予所有人再一次選擇的權利,選擇下一次是成功還是失敗的權利,周而復始。阿澤的一句:“難道我就只能一直贏嗎?”道明了所有。
會成長的,才是青春
善宇因為失去爸爸,更加理解媽媽獨自撫養兩個兒女的辛酸之處,所以以教科書般的真人類活著;德善從一個自卑、懶惰嗜睡、渴望被愛的小女生成長為自信、努力上進、明白自己愛誰的可愛女人;東龍不再是那個總愛鬧別扭、唱反調、不學無術的頑皮孩子,他把電影里面學到的用于餐廳主題設計,贏得了人生錦囊;寶拉也不再經常以叛逆霸道的形象示人,也會感激父母的付出,真心擁抱家人;阿澤不會只在圍棋中體會爾虞我詐的黑白世界,也會在真實生活中體味人情冷暖,也會為愛情毫不遲疑、當機立斷;正煥才是青春里真正的大贏家。他不再沉默寡言,會陪著爸爸一起“抽風”,會為媽媽策劃一場真正的婚禮,成長為真正有擔當的大男人。很慶幸他們都成為了自己想要的樣子,會成長的,才叫青春!懷念那個時期,那個胡同,并不是因為懷念年輕時的自己,而是因為那里有爸爸的青春,有媽媽的青春,朋友們的青春,和我所有愛著的青春,也因為沒能對那些再也無法聚到一起的年輕的風景,最后問候一聲而感到遺憾,如今對已經逝去的東西,對再也無法回去的時間,說一句遲到的問候,再見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