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長時間不聯系的一個朋友,朋友圈里曬了張圖片,筆記本鍵盤,一把杯子,文字是省略號。
隨后,我小心翼翼的微信過去,最近可好?在加班嗎?
就像我不小心按下了某個致命的開關,一連串的話語帶著憤怒,帶著抱怨,帶著指責飚了過來。
“特么的,就是我該死,別人都不要加班,”
“有得忙死,有得閑死,我苦逼的備課加班,別人卻坐享其成!”
“領導都眼瞎了嘛,是不是專揀軟柿子捏?”
然后就是一連串的抱怨委屈和咒罵的表情突突突突地發過來。
我栽坑里了 ,感情是他在等我來抱怨給我聽,合適的時機,我立馬中槍,成了他的垃圾箱。
我在屏幕這邊,看出了他在抱怨,有兩點非常明顯:
一是別人沒干,自己加班干,這是不公正待遇。
二是別人沒干,自己加班干,是自己命運不好。
辛虧是我免疫力超強,對于抱怨這種慢性毒藥有抵抗力,然后我在這邊沉默,隔了好久,那邊的他忍不住的問我,“不在嗎?你不在嗎?”。
我實在忍不住,“你牛逼,可以不干呀,與其抱怨不如走人!”隔著屏幕我甩了過去。
是呀,不喜歡就不干,抱怨能解決毛問題啊。
那邊的他一陣沉默。
原來的時候,和他相處的時候,他也抱怨,不是這樣強烈,只是在朋友圈里百無聊賴的說著一些陰陽怪氣的話。
前一段時間他找我聊天,說了些工作中的一些小事,說有一次領導第二天需要一個文稿,科室里兩個人,他雖然進科室晚,但業務能力比前輩稍強一點,領導就把工作壓給他了,可是他認為,領導有偏向,因為前輩是XXX的關系,領導偏袒他,就是想讓他自己多干,一些話傳到領導的耳朵里,最終在評先進的時候,領導意味深長的評價說,xx的業務能力強,可是喜歡發牢騷,老抱怨,還需要鍛煉,最終他和先進擦肩而過。
后來我說,你看,工作沒少干,可是沒成績,多虧!你就是載在這個抱怨上,必須改。
有時候,抱怨就像吸煙一樣,讓我們暫時的舒緩壓力,但是會慢慢成癮。
—2—
張小污昨天和他老婆大吵一架,婚姻圍城里的事情都是吵起來一地的雞毛,正所謂天下的幸福都是一樣的,而不幸福都是千差萬別。
他老婆80后,老媽50后,兩代人的認知習慣和生活方式卻截然相反。
老婆追求時尚,科技,美觀舒適,老媽生活節儉,喜歡什么東西結實耐用。
剛開始婆媳關系發生矛盾的時候,張小污都夾在中間,兩邊受氣,相互向兩邊妥協。日子久了,他老婆開始 抱怨起來。
你媽拖地非要用舊拖布,費時不說,而且還拖不干凈。
洗碗洗碗就是不用洗潔精,每次都洗不干凈。
后來,張小污也忍不住的開始抱怨起他老婆來。
做個菜從來就是不是很咸就是沒味,你能不能正常點?
能不能盡量買些有用的東西,買買買都是花的我的錢!
真是應了那句話,想不開心,就不開心。
每天兩個人的表情就是,怎么,不服?來呀,相互傷害呀!
他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一件事,那就是婚姻的真諦就是相愛相殺!能動嘴的絕不動手。
抱怨真得可以是傳染,因為抱怨和指責比動腦想清楚問題,動手解決問題要來的快,簡單的多。所以,人們通過抱怨獲得的優越感來的太簡單了,就是,我很優秀,怎么遇到你真沒蠢的家伙哪?
為此張小污很郁悶,問我怎么破。
剛好前幾天看到一句話,說,如果是親人之間的抱怨,相互傷害,為什么不把抱怨改成請求?就是因為太熟悉,所以才不愿意說客氣話,是因為太熟悉,才覺得抱怨不會傷害對方,實際上哪?
親人之間的抱怨傷害的更深,更像是慢性毒藥,慢慢的蠶食親情愛情。
—3—
抱怨之所以廉價,是因為他思考的廉價,僅僅是頭腦的片面情緒化,就如我文中提到的朋友一樣,他在認識到問題的時候,只是任性的認為是對其的不公,背后的東西從來沒有深入的考慮過。
他從來也沒有考慮過,抱怨的最大的危害是什么。
抱怨的最大危害就是,抱怨對事情的解決毫無辦法,抱怨一分鐘就少一分鐘解決問題的時間。
表面上看,抱怨浪費了美好的生活,浪費了解決問題的時間,其實抱怨的真正的害處在于,它會讓你不由自主的放棄掙扎。
不去改變,認命,屈服所有生活中的逆境,沉淪消逝。
你既然享受了命運的順風順水,那就不要抱怨命運里的挫折打擊,因為生活就是手的正反面,不僅僅是給你糖果,而且還會給你狠狠的耳光。
所以,與其抱怨,不如改變。
做天難做四月天,蠶要溫和麥要寒。行人往晴農望雨,采桑娘子盼陰天。
哦漏,這句諺語真棒!
生不容易,活不容易,生活不容易,有時候,緘口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生活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