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龍女那伽
大概是中學時期,我每天都寫日記,還很謹慎地守著自己的秘密,不讓父母看。大部分時候,只要不影響到正常的功課,父母也不管。但有時候,我正在投入寫日記時,母親湊過來,我會警惕地蓋住日記本,眼中大約充滿了敵意。那個時候,母親的自尊受到挑戰,冷哼一聲:哼!寫的都是狗屁!有本事寫來發表啊?
現在回頭看,當時的日記,也確實沒多少有意義的內容。大多是心情記錄,還有學校瑣事。有時,還有自己寫的小故事練筆。可能,我視為秘密的東西,父母也是偷偷翻過的。我很不忿母親的嘲弄,但也明白,自己的文字,離能夠發表還差得很遠。
寫到這里,似乎后面應該緊接著是我筆耕不輟,最終越寫越好,漸漸發表了許多文章,甚至開始出書。然后,我開頭的回憶,便是憶苦思甜般的自嘲。這似乎,才是典型的勵志故事。
可是,真實生活,沒有那么多雞湯可熬。我一直沒有能寫到足夠發表的水平,甚至,有一段時間,還曾放棄寫東西。因為懶,因為困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這方面的天賦。所以,我似乎并沒有資格在這里自嘲。
從來,自嘲而能夠不引起別人的嘲笑,都是因為當事人已經脫困,站在了比當初更高的高度,才能面帶憐憫地回望過去的自己,而不被這憐憫傷到。
我在母親的嘲弄和自我懷疑中,斷斷續續地寫日記。從一開始的紙質本,轉移到了QQ空間、博客、人人網、豆瓣……日記的內容,還是沒有多大變化,不是自己的生活周邊,就是腦海中滑過的靈感最后拼湊而成的小故事。在網絡不方便,無法在網上寫日志時,我就又恢復了在本子上寫日記的習慣。
這個習慣,從我的第一本日記開始,已經持續了19年。
這么一回憶,連自己都嚇了一跳。原來,自己斷斷續續地寫,已經有這么久了!
我是個做事很沒有長性的人。表面上看,興趣很廣泛,對任何新事物,都愿意嘗試。但往往一陣風過后,就再也不去碰了。比如,有段時間,我迷上了笛曲,除了每天聽以外,還買了一支笛子,網上下載了教程,裝模作樣自學了兩天。可是,后來就丟開了。也是因為沒有花錢報班,就更沒有動力學下去;比如,還有段時間迷上了攝影。我沒錢買各種高級設備,就不停地用自己的手機拍攝。甚至還設想了一些主題,寫了稿本,要拍攝成系列。沒用多久,再次丟在腦后;比如,迷上繪畫。因為許多時候,很想將一些美景畫出來,讀書時,希望能畫出書中的主角。為此,找來零基礎學繪畫之類的書,買來鉛筆和紙,畫了不到一周,也扔在了一邊;……
可是,寫日記的習慣,我卻一直沒有真正丟下過。即使有段時間,一個月沒有寫一個字,還是沒有澆滅那股熱情。只要拿起筆,或者敲擊鍵盤,心中就會安靜下來。這個時候,覺得自己是完全滿足的,沒有任何人、任何事能破壞這種平靜和滿足。
或許,任何事能夠持續十幾年,就成了不能放棄的習慣。
我寫的日記,還是沒多少內容,閱歷自然漸長,但仍舊沒達到發表的水平。只是,現在的我,不再會憤憤不平,也不再那么失落。
我只是不甘心,不甘心自己唯一持續了19年的事,就因為沒有什么回報,因為沒有成功的可能就放棄。如果不是真的喜歡,又有什么理由,能讓我這樣沒長性的人寫到現在,還樂此不疲?
我還不甘心,既然19年都寫下來了,為什么不能更進一步,寫得更好一點?母親說,我寫的東西沒用,也沒品。有本事,就寫出能夠發表的文字。
是啊,為什么不呢?有什么不可以呢?只要我還喜歡。生活一路走來,我放棄的東西,已經太多,那么這一絲不甘心,我不想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