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本人觀點來說:早上跑步好。
首先不管早上的霧霾嚴不嚴重。
1,時間充裕
你可以有足夠的時間支配自己做什么。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個動力或者目標,才能讓你為此不遺余力,堅持下去。
本人是一名大二在校生,由于對于自己身材的顧忌,決定每天早上六點起床,跑步半小時。
開始的第一天,定的鬧鐘反復響了幾次,被窩很暖和,不想起,但是想著昨天自己說出的豪言壯語,于是,頭皮一硬,牙一咬,(對于經常晚起的人來說我是被被子封印了。)趕緊起床洗漱。準備就緒,向操場走去。
早起的我慢慢吃完飯,閑庭信步,一路上春風吹來,感覺人輕氣爽。道路兩旁,櫻花盛開,有清香撲鼻。學校的一抹綠色——護旗手從身旁經過,英姿颯爽,煞是讓人敬畏。天微亮,太陽的光輝卻提早照射出來。
早起的我不必像其他人似的,匆匆忙忙吃完飯或者吃不成飯,就餓著肚子上課。不必像別人一樣睡眼惺忪似的,到了教室繼續自己的美夢。我不會抱怨每天早上要早起上課,要和自己的溫暖被窩做抗爭。我有充裕的時間來支配,跑完步我可以背會單詞或者看會自己喜歡的文學類書籍。為接下來的寫做提供源泉,靈感。同時,也能夠欣賞到著初春季節,百花爭艷的美麗景觀,獨自享受著,呼吸著清晨的第一縷空氣。
2,克服惰性
上了大學之后,似乎再也沒有見過早上五六點鐘的風景,再也沒有見過早起努力的人。不是沒有人努力,不是沒有風景欣賞,只是他們早在你還在享受被窩帶來的溫暖時,掙扎著要不要起床時,要不要逃課時就已經消逝了。
我時常也會在想那句話,自己拼了命的努力考上的大學為什么上的這么痛苦,這么迷茫,有人告訴我說是因為你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沒有想要堅持不懈地做的事。我想是的。
《墊底辣妹》里的老師曾對女主角問過這樣的問題,是因為害怕失敗之后所受到的傷害所以要把目標降低,還是想著去玩,去睡覺?如果把目標一次次降低,以后就會越來越低的。
如果只是想著大學四年隨便玩玩就畢業了,那你就錯了。
我每天早上堅持早起跑步,不僅是為了自己的身材,更是為了證明一下自己的意志力到底有多強。是不是真的像自己內心深處對自己的判斷那樣:不管做什么事都是三分鐘的熱度,毫無一點意志力?
現在,雖然有的時候還會有偶有懶惰的思想,不過感覺這種“病情”似乎在好轉。總是認為自己體內有一個天使,一個惡魔,我努力用天使的正能量趨使惡魔改邪歸正。
小說《素媛》里曾寫:人生有三條路。或逃避,或放任,或迎難而上。
跑步只是一方面,還有很多不在贅述,只是自己的內心感觸,無關這個時間段是否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