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的愛情是兩個人勢均力敵

? ? ? ? 近幾天嗶哩彈幕網(B站)上大量海外劇、海外電影資源被下架,內容涵蓋日劇、日影、美劇、英劇等,好在手頭上還有些沒看完的書,例如《簡.奧斯丁作品集》。要說也是巧合,2017年7月8日是簡.奧斯丁逝世200周年(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英國小說家,作品有《理智與情感》、《傲慢與偏見》、《曼斯菲爾德莊園》和《愛瑪》等。她的小說展現了18世紀末英國地主鄉紳的生活。但在在文學史上,簡·奧斯汀的地位似乎又有點尷尬。她的小說聞名世界,然而好像沒有幾個人會把這個受眾廣泛的女作家視為“文豪”,還有不少關于她的批評,認為她的風格太軟,題材太匱乏,數量少,格局小,永遠停留在鄉紳生活的圖景里。從普通讀者到小說大家,要么稱贊她為“女莎士比亞”,要么抨擊她的作品一文不值。


圖片發自簡書App


? ? ? ? ? 我完整的看過其中的一部作品就是《愛瑪》(mini英劇?原版小說)。? 故事講述的是愛瑪是海伯里村首富伍德豪斯先生的小女兒,聰明美麗,從小受到家庭教師泰勒小姐的良好教育。父親的寵愛和無憂無慮的生活環境,使她養成了自命不凡的性格。

? ? ? ? ? 愛瑪二十歲那年,泰勒小姐嫁給了附近一位紳士韋斯頓,離開了伍德豪斯家,愛瑪在寂寞中認識了當地女子學校的學生哈麗特,與她交上了朋友。哈麗特是個私生女,姿容俏麗,性格溫順,非??蓯邸郜斚敕皆O法把她和青年紳士埃爾頓撮合在一起,叫她拒絕了佃戶羅伯特·馬丁的求婚。

? ? ? ? 其實埃爾頓的意中人不是哈麗特,而是愛瑪本人。埃爾頓本人非常勢利,根本就不會看上身世不明的哈麗特。愛瑪沒有撮合成功,又一次要為哈麗特安排一門親事,這次她為哈麗特選中的是韋斯頓前妻生的兒子弗蘭克。

? ? ? ? ? 然而弗蘭克半年前認識了海伯里村家道中落的貝茨小姐的外甥女簡·費爾法克斯,并且互相傾心,私定了婚約。但是兩個人并沒有公布婚約。

? ? ? ? ? 愛瑪對別人的婚姻干預,引起了她家的老朋友喬治·奈特利的不滿。他告誡愛瑪應該讓戀愛雙方自主地處理婚姻大事,別人干預只會把事情搞糟。

? ? ? ? 當弗蘭克與簡·費爾法克斯公布戀情之后,愛瑪難以置信。這也讓愛瑪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并最終與簡·費爾法克斯成為了知心好友。

? ? ? ? 奈特利很器重羅伯特·馬丁,也經常幫助哈麗特,這樣使哈麗特對奈特利產生了崇敬和愛慕的感情。當愛瑪發現哈麗特崇拜的對象是奈特利的時候,她大吃一驚,原來她自己一直悄悄地愛著奈特利;奈特利常常指出愛瑪的缺點,其實心底里也有意于她。

? ? ? ? ? 泰勒小姐生了一個女兒,這使愛瑪開始向往家庭生活。經過一番周折,奈特利和愛瑪終于互吐衷情;羅伯特·馬丁在奈特利的幫助下,最后也得到了哈麗特的愛情。

? ? ? ? ? 在這里插一句題外話:朋友C某些時刻跟熱心腸撮合身邊年輕人的紅娘“愛瑪”的屬性有些相同:愛瑪因為天性使然加之“不婚主義”,在熱情充當“紅娘”的途中常常忽略自己的“紅線”,正如朋友C現在面臨的是該把解決個人終生大事提上日程的年紀,每每與“紅娘”介紹的小年輕們熟悉了之后的數十日后,總是對方就突然的脫單。后來的后來朋友C總是和我們打趣道:“最適合我的職業應該就是去做紅娘啦吧,犧牲我一人,幸福你們大家”我總是勸他:“緣分使然還未到吧,或許你也像是愛瑪一樣,總是忽略了身邊人罷了!”于是在我極力的安利下,朋友C也讀了這本《愛瑪》,C說感覺整本書中沒有起伏跌宕的情節或經歷,也沒有什么栩栩如生的描述。簡.奧斯汀成功地通過平淡的文字和細膩的語言,細細刻畫出所有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活動,讓讀者能夠置身其中,感受文中人物的喜悅和憂愁。

  確實,簡.奧斯汀利用浪漫的手法,營造歡快的氛圍,歌頌人性的真、善、美,鞭撻假、惡、丑。通過平淡寫實的寫作方法把當代社會的現實主義和封建制度勢力強大真實地表現出來,這些不僅體現出簡.奧斯汀寫作手法的老練,更多的是體現出簡.奧斯汀對當代封建思想的抨擊,同時充分體現出簡?奧斯汀的古典主義愛情觀。

  不僅僅是《愛瑪》一書,其實從簡.奧斯汀的其他作品中,也不難看出簡.奧斯汀的古典主義愛情觀。她的愛情觀和婚姻觀當中是離不開戀人兩家族的家庭地位和背景的。例如文中的簡.費爾法克斯,她是費爾法克斯太太的養女,優雅、聰明,是全篇小說中最有教養的少女。我在拜讀這本小說的時候相信簡.費爾法克斯能夠在結局中嫁給一位好先生,但她為什么嫁給了名聲不好的弗蘭克.丘吉爾?這全都是因為簡.費爾法克斯出身低微,即使后天條件十分優越,仍然無法沖破社會的框條,獲得自己應有的幸福。

  不妨舉另一個例子,就是《愛瑪》中的主人公,愛瑪和奈特莉先生的婚姻。愛瑪因受到家庭教師泰勒小姐的刺激,一開始就決定此生不嫁,一輩子陪在父親的身旁。而在她替其他人做媒的時候,不難看出她對婚姻抱有勢利的思想,是根據對方的階級勢力和家庭財產來決定與對方的關系,認為農民都是十分低微粗俗的,沒有任何用處。而奈特莉先生則是她的訓導者,不斷在她的身旁引導她改正自己的缺點,提醒她,令愛瑪成為一名可愛的少女。這門婚姻滿足了當代封建思想的門第觀念,滿足了資產階級對于婚姻的各種要求,最重要的是男女雙方也有浪漫的感情基礎,從而營造出美滿的婚姻。在《愛瑪》的結局中,所有沖突和問題都得以解決和排除,這就表明了簡.奧斯汀心中追尋自由的思想和對當代社會的階級制度等的批判都因社會封建思想的強大而妥協了,這也是她能夠在維多利亞時代生存下來的寫作技巧,她所思考的并不是如何利用文字令社會覺醒,令封建勢力瓦解,而是思考自己如何才能夠與這個封建腐敗的社會共存。但也不難看出是與現如今社會戀愛、結婚觀大體一致:門當戶對、結婚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兩個家族的事情,那也印證了:長久的愛情是兩個人勢均力敵!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