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紅樓夢》中的一眾女子“千紅一哭”、“萬艷同悲”的悲慘命運之中,探春的結局略寬人心,雖然是遠嫁他方,雖然是背井離鄉,雖然是親不得見家不得回,但"嫁得貴婿“,能”各保平安“,也算人生平穩。為何偏偏就探春能有這紅樓女子難得的幸福?探春身上有著什么獨特的素質?作為一個女子,我們能從探春身上學些什么呢?
自尊自愛
這四個字常常被作為女子成長的首個教條,但并不是每一個女子都能懂得并做到的,探春就做得好。探春出身并不好,庶出,還有個不著調的親娘——趙姨娘,時不時地給她沒臉。探春沒有自卑,沒有因為出身就看低自己,覺得自己低人一等,覺得自己不上臺面;她把自己的身份擺得很正,就是賈府的姑娘,娘是王夫人,舅舅是王子騰,自己雖是趙姨娘養的,也是這賈府堂堂的三小姐。她自己身份擺正了,別人就不敢輕視她,就連王熙鳳“這些大姑子小姑子里頭,也就只單畏他五分”;她自己自尊又自愛,別人自然也疼她尊她,王熙鳳就說“夫人又疼他,雖然面上淡淡的”,平兒說“他撒個嬌兒,太太也得讓他一二分,二奶奶也不敢怎樣。”可見,一個女子,要想別人尊你愛你,要想有身份有人緣,要想有地位有價值,首先你要自己看重自己、疼愛自己,如果是畏畏縮縮、如果是自卑自賤,那么別人怎么去重視你,怎么去喜歡你,怎么會把你看在眼里、放在心上?
敢作敢為
用王熙鳳的話來說就是“心里嘴里都也來的”,肚子里有才干,嘴上有口才,行事有性格,干事有魄力。第二十七回,探春聽得自己的親娘趙姨娘抱怨自己不給環兒卻給寶玉做鞋,登時沉下臉來,道:“這話糊涂到什么田地!怎么我是該作鞋的人么?環兒難道沒有分例的,沒有人的?一般的衣裳是衣裳,鞋襪是鞋襪,丫頭老婆一屋子,怎么抱怨這些話!給誰聽呢!我不過是閑著沒事兒,作一雙半雙,愛給那個哥哥兄弟,隨我的心。誰敢管我不成!這也是白氣。”寶玉聽了,點頭笑道:“你不知道,他心里自然又有個想頭了。”探春聽說,益發動了氣,將頭一扭,說道:“連你也糊涂了!他那想頭自然是有的,不過是那陰微鄙賤的見識。他只管這么想,我只管認得老爺、太太兩個人,別人我一概不管。就是姊妹弟兄跟前,誰和我好,我就和誰好,什么偏的庶的,我也不知道。論理我不該說他,但忒昏憒的不象了!還有笑話呢,就是上回我給你那錢,替我帶那頑的東西。過了兩天,他見了我,也是說沒錢使,怎么難,我也不理論。誰知后來丫頭們出去了,他就抱怨起來,說我攢的錢為什么給你使,倒不給環兒使呢。我聽見這話,又好笑又好氣,我就出來往太太跟前去了。”聽探春這話,自己的身份正不正?講得有理不有理?底氣足不足?自己的親娘也好,寶玉也罷,說出糊涂的話,探春就不愿意聽,不愿聽就不忍著,想說的就說,該怎么做就怎么做,想怎么做就怎么做,“隨我的心”!多恣意的女子啊!
第七十四回《惑奸讒抄檢大觀園 矢孤介杜絕寧國府》,查抄探春房間這一段探春的表現讓人大呼痛快!這一段,偏偏讀得,偏偏可讀了又讀,偏偏讀了這么痛快!“我們的丫頭自然都是些賊,我就是頭一個窩主。既如此,先來搜我的箱柜,他們所有偷了來的都交給我藏著呢。”“我的東西倒許你們搜閱,要想搜我的丫頭,這卻不能。我原比眾人歹毒,凡丫頭所有的東西我都知道,都在我這里間收著,一針一線他們也沒的收藏,要搜所以只來搜我。你們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說我違背了太太,該怎么處治,我去自領。”“你果然倒乖。連我的包袱都打開了,還說沒翻。明日敢說我護著丫頭們,不許你們翻了。”探春可不是那倒不出餃子的茶壺,口齒伶俐,反應敏捷,一句句說得前來檢抄的鳳姐兒、周瑞家的等不敢小覷、不敢回應,只能陪笑;干脆利落的一掌打得無事生非的人自討沒趣,打得仗勢欺人的人看清形勢,打得環環總總瞧不起探春的人一個明白!這才是一個女子正確的打開的姿勢!這才是一個女子該有的傲嬌!這才是一個女子自帶的洪荒之力!
有情有趣
生活在大觀園里的女子,衣食無憂、侍女如云,不知生活艱辛,不理朝政風云,看似無憂無慮,其實卻不盡然。林黛玉憐花悲秋,其實是憂慮自己;薛寶釵淡薄守拙,也許是看透人生;王熙鳳人前頤指氣使,掩不住各種不足;迎春惜春逆來順受,只是一種逃避和退縮。只有探春,生活得有滋有味,追求有情有趣,在理法禁錮的平淡中尋求人生樂趣。這樣的生活態度,既不過分張揚,也不安于平庸;既不心比天高,也不妄自菲薄,倒真是值得我們女子為之贊賞!
探春在詩詞上的才情雖比不過薛林,但卻有雅興寫帖邀請起結了海棠社,多少好詩句正從探春這偶然的一個念頭上起的,如畫大觀園若沒了探春起的這海棠社,該少了多少詩情,少了多少美好,少了多少靈動?
讀探春這邀寶玉之花箋:“娣探謹奉二兄文幾:前夕新霽,月色如洗,因惜清景難逢,詎忍就臥,時漏已三轉,猶徘徊于桐檻之下,未防風露所欺,致獲采薪之患。昨蒙親勞撫囑,復又數遣侍兒問切,兼以鮮荔并真卿墨跡見賜,何痌瘝惠愛之深哉!今因伏幾憑床處默之時,因思及歷來古人中處名攻利敵之場,猶置一些山滴水之區,遠招近揖,投轄攀轅,務結二三同志盤桓于其中,或豎詞壇,或開吟社,雖一時之偶興,遂成千古之佳談。娣雖不才,竊同叨棲處于泉石之間,而兼慕薛林之技。風庭月榭,惜未宴集詩人;簾杏溪桃,或可醉飛吟盞。孰謂蓮社之雄才,獨許須眉;直以東山之雅會,讓余脂粉。若蒙棹雪而來,娣則掃花以待。此謹奉。”
可有情?可有才?可有趣?
第二十七回中,探春攢了十來吊錢了,又讓寶玉出門時給她帶“或是好字畫,好輕巧頑意兒”,寶玉說出門沒什么好東西,“左不過是那些金玉銅磁沒處撂的古董,再就是綢緞吃食衣服”,探春卻要那五百錢能買一車的“像你上回買的那柳枝兒編的小籃子,整竹子根摳的香盒兒,泥垛的風爐兒,這就好了。”偏偏喜歡的什么似的。探春喜歡的是什么?不是華衣美食,不是古畫名字,不是胭脂珠釵,不是經濟人情,只喜歡這“樸而不俗、直而不拙”的。探春的生活不單調,充滿了絢麗的色彩,和自己愿意交好的兄弟姐妹交好,說自己想說的,做自己想做,生活過得有情有趣。
“樸而不俗、直而不拙”這八個字難道不是探春最好的寫照?“樸而不俗、直而不拙”這八個字也值得我們現代女子為之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