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困惑||我不參加集體活動,我就不愛集體了嗎?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不曾接觸的大學夢

太過于夢幻與易碎

太多言語,讓我們把所有的努力都集中在高考,以為只要高考考好了,一切都有了。所以我們把身上的所有弦都緊繃起來,想在最后考試的那兩天,發出自己的洪荒之力。

上了大學以后就好活了,不用再起早貪黑拼死拼活地學了……
上了大學以后就可以好好玩了,可以光明正大的談戀愛了,不用再偷偷摸摸地,又怕老師又怕家長……
考上好大學,就可以每天睡到自然醒,追劇看電影不在話下,打游戲打到你手軟……

可事實上,我們也許都知道那樣的想法太過于天真與夢幻,有些過于的不真實。我所接觸到的大學生活是讓我們不再以學習成績這個單一的標尺來評價一個人,讓我們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主動地去努力,這回沒有家長老師的鞭策,一切源于自己的內心。

我逐漸地適應大學生活,逐漸從十幾年來周圍的一切所編織的夢幻中醒來……我也曾想過自己的生活,想去圖書館看看書的話,就背起小書包再裝上一杯涼白開,當然了偶爾來杯咖啡也不錯;想去操場跑步的話穿上一身運動裝說走就走;想去吃頓火鍋爬個山看個藝術館,叫上舍友今天就去……但是在很多的時候,明明看著課表上大片大片的沒有課程,那些空白的時間卻早已經被一個叫做集體的東西安排了去,你無力反抗,因為你也是它的一份子,你的反抗只會招來別人對你人品的質疑,這個社會是講求集體精神與集體意識的,誰都脫離不了;你乖乖順從,越順從越著急與迷茫,那些安排好的書籍與學習該放于何處?

我不參加集體活動
我就不愛集體了嗎?

這個問題似乎問的很沒有必要,因為大多數的人一定會在第一時間脫口而出“當然不是”。參加活動是一種行為,愛不愛則是一種態度、情感,有愛集體這樣的態度與情感不一定要以參加集體活動的這樣一種形式來表達。

所以說,這個問題的實質是如何正確認識集體活動,以及如何平衡集體個人生活之間的矛盾。

我們固然不可脫離集體,如何融入集體,與各種各樣的人相處,在一個較為公開的平臺上展現自己等等,都是我們成長路上的必修課;但也不可荒廢自己的個人時間,培養自己的愛好,讓我們與別人有所差別,讓我們自己的心有所棲息,培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讓我們能夠沉淀自己。

我問過老師這個問題,他說很多的集體活動我們都成為了被參加,有種被裹挾著走的感覺,但我們又不得不這樣做,因為這時的集體活動有時也是一種義務,一種責任,是你作為集體一員所要必須承擔的東西。

既然我無法在集體的時間上動腦筋,那就只能在個人的時間上動腦筋了。我想過要不然放棄一些自己現在所參加的社團或放棄一些現在所打算讀的書,安排在行程里面的事,但是我有些太貪心了,哪個都不想扔掉,尤其是當我看到課滿的學姐仍會堅持在晚上課結束后去參加社團的訓練,看到寫滿一屏幕經歷的學姐站在講臺上帥氣的模樣,堅持一下吧,擠一擠,時間總會有的,哪有平白無故的收獲,每一個閃光的時候都不知經歷了多少個難熬的夜,每一個光鮮亮麗的你又不知寫滿了怎樣的勵志。


365日更挑戰營? 第一天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最近,上課聽不懂,下課接著出去浪,浪完回來又是沒有想著馬上去學習惡性循環,今天就看到簡書公眾號上發了一條叫做“你說...
    要學科技的灰灰閱讀 359評論 0 0
  • 人心變動不居,難以琢磨(危), 而道心幽微深遠,捉摸不定(微); 作為入世的人,兩者都需要兼顧, 不可偏廢。如果只...
    寧靜的夏天陪你看海閱讀 1,028評論 0 0
  • 性能優化有哪些方法 1.盡量減少http的請求數量 1.合并js。css2.圖片sprites 2.延遲加載內容 ...
    邵志遠閱讀 158評論 0 0
  • 情入迷時不自智, 因緣際會愛成癡。 一緣一難修行路, 坎坷皆蓮做度師。 [仄起][平水韻]
    不惑而歌閱讀 334評論 18 8